常住
詞語解釋
常住[ cháng zhù ]
⒈ ?佛教語。永存。
⒉ ?法無生滅變遷稱作常住。
⒊ ?僧、道稱寺舍、田地、什物等為常住物,簡稱常住。
⒋ ?道觀中的主事者。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語。永存。
引《法華經》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蘇跋陀羅窣堵波》:“勿謂如來畢竟寂滅,法身常住。”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孔子說與楞嚴經合》:“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
⒉ ?法無生滅變遷稱作常住。
引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示華嚴瓔珞啟》:“法身與金剛齊固,常住與至理俱存。”
《南齊書·顧歡傳》:“此非所歸,歸在常住。”
⒊ ?僧、道稱寺舍、田地、什物等為常住物,簡稱常住。
引《云笈七籤》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孫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
唐 馮翊 《桂苑叢談·太尉朱崖辯獄》:“太尉 朱崖 出鎮 浙 右,有 甘露 知主事者訴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隱用。”
《水滸傳》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個云游和尚引著一個道人來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沒的都毀壞了。”
清 錢謙益 《揚州石塔寺復雷塘田記》:“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畝,寺僧開墾作常住田。”
⒋ ?道觀中的主事者。
引《云笈七籤》卷一二二:“尊師令其家各備香油為之焚香……常住亦為辦齋食供養。”
國語辭典
常住[ cháng zhù ]
⒈ ?佛教用語:(1)? 永存。(2)? 解脫的境界。(3)? 寺院或僧人的用具。唐·馮翊。
引《大乘大義章·卷上》:「法性者,有佛、無佛常住不壞。」
《南齊書·卷五四·高逸傳·顧歡傳》:「此非所歸,歸在常住。」
《桂苑叢談·太尉朱崖辯獄》:「太尉朱崖出鎮浙右,有甘露知主事者訴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隱用卻常住金若干兩。」
《水滸傳·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個云游和尚引著一個道人來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沒的都毀壞。」
英語long-term resident, permanent residence, eternalism (permanence of soul, Sanskrit ?ā?vata-vāda)?
德語permanent (Adj)?
法語résident de longue durée, résidence permanente, éternalisme
分字解釋
※ "常住"的意思解釋、常住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cháng cháng常常
- zhào cháng照常
- cháng wēn常溫
- zhuān cháng專常
- cháng rèn常任
- cháng rén常人
- tài cháng太常
- cháng píng yán常平鹽
- cháng lǐ常理
- cháng guī常規
- cháng jiàn常見
- zhī cháng知常
- cháng shì常事
- cháng huì常會
- cháng yǔ常與
- cháng xiāng yù常香玉
- cháng tài常態
- zhù zhái住宅
- cháng zhù常駐
- jīng cháng經常
- yì cháng異常
- cháng píng fǎ常平法
- jū zhù居住
- chāo cháng超常
- cháng xíng常刑
- dà cháng大常
- cháng bèi常備
- cháng yòng常用
- rì cháng日常
- cháng zài常在
- cháng wù常務
- gāng cháng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