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問

詞語解釋
理問[ lǐ wèn ]
⒈ ?審理,訊問。
⒉ ?官名。元行省有理問所,置理問、副理問等官;明清時為布政使司直屬官員之一。掌勘核刑名。
引證解釋
⒈ ?審理,訊問。
引《元史·刑法志一》:“其鬭訟……及科差不公自相告言者,從本管理問。”
《水滸傳》第二六回:“原來縣吏都是與 西門慶 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説;因此,官吏通同計較道:‘這件事難以理問。’”
⒉ ?官名。 元 行省有理問所,置理問、副理問等官; 明 清 時為布政使司直屬官員之一。掌勘核刑名。
引《元史·百官志七》:“理問所,理問二員,正四品;副理問二員,從五品。”
《明史·職官志四》:“承宣布政使司……理問所,理問一人,從六品,副理問一人,從七品。”
《清史稿·職官志三》:“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省各一人……理問所理問,從六品。”
《清史稿·職官志三》:“理問掌推勘刑名。”
國語辭典
理問[ lǐ wèn ]
⒈ ?審理、訊問。
引《元史·卷一〇二·刑法志一》:「其斗訟、婚田、良賤、錢債、財產、宗從繼絕及科差不公自相告言者,從本管理問。」
《水滸傳·第二六回》:「因此官吏通同計較道:『這件事難以理問。』」
⒉ ?職官名。元代行省有理問所,置理問等官,負責檢查核驗法律實施情況,明朝以后則屬布政司直屬官員。
分字解釋
※ "理問"的意思解釋、理問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dà lǐ shí大理石
- lǐ wǎng理枉
- zhé lǐ哲理
- lián lǐ rú連理襦
- wéi lǐ lùn唯理論
- jiàng lǐ匠理
- lǐ yīng理應
- hé lǐ合理
- lián lǐ zhī連理枝
- tiáo lǐ條理
- méi lǐ lùn沒理論
- lǐ zé理則
- lǐ huà理化
- zhēn lǐ bào真理報
- lǐ guǐ理匭
- lún lǐ倫理
- yuán lǐ原理
- jī lǐ shuō肌理說
- lǐ chǎn理產
- shuō lǐ說理
- dài lǐ rén代理人
- lǐ suǒ dāng rán理所當然
- gōng lǐ公理
- lǐ jiàn理鑒
- yǒu lǐ shì有理式
- wāi lǐ歪理
- cháng lǐ常理
- wén lǐ文理
- zài lǐ huì在理會
- bō ěr lǐ lùn玻爾理論
- lǐ dǒng理董
- bù lǐ cǎi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