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蕩
詞語解釋
波蕩[ bō dàng ]
⒈ ?水波搖蕩。比喻動蕩、不穩定。
英heave; surge;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波盪”。
⒉ ?水波搖蕩;蕩漾。
引漢 張衡 《西京賦》:“河 渭 為之波盪, 吳岳 為之陁堵。”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二章:“這悠揚的歌聲在早晨清爽的空氣里波蕩,分外中聽。”
⒊ ?動蕩,不安定。
引《后漢書·公孫述傳》:“方今四海波蕩,匹夫橫議,將軍割劇千里,地什 湯 武,若奮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業成矣。”
⒋ ?鼓動;影響。亦指受鼓動;受影響。
引《資治通鑒·晉穆帝升平五年》:“王 何 蔑棄典文,幽沉仁義,游辭浮説,波蕩后生,使搢紳之徒翻然改轍,以至禮壞樂崩,中原傾覆,遺風餘俗,至今為患。”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二:“次韻實作者之大病也。詩道至 宋 人已自衰弊,而又專以此相尚,才識如 東坡,亦不免波蕩而從之。”
方東樹 《答葉溥求論古文書》:“僕聞人之為學,每視乎一時之所趨,風氣波蕩,羣然相和。”
⒌ ?奔競,追逐名利。
引《晉書·劉弘傳》:“頃者多難,淳樸彌凋,臣輒以徵士 伍朝 補 零陵 太守,庶以懲波蕩之弊,養退讓之操。”
⒍ ?流離遷徙。見“波蕩”。
引《太平廣記》卷三五九引 晉 干寶 《搜神記·張聘》:“百姓波蕩,從亂如歸。”
唐 高適 《東征賦》:“過 盱眙 之邑屋,傷 義帝 之波蕩。”
國語辭典
波蕩[ bō dàng ]
⒈ ?動蕩、不安。也作「波蕩」。
引《文選·張衡·西京賦》:「河渭為之波蕩,吳岳為之陁堵。」
分字解釋
※ "波蕩"的意思解釋、波蕩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xiāng bō香波
- qū bō曲波
- shēng bō聲波
- bō guāng lín lín波光粼粼
- gǎn dàng感蕩
- bō lí波黎
- bō jí波及
- dī shēng bō低聲波
- ōu bō鷗波
- bō tè波特
- guāng bō光波
- zhèn dàng震蕩
- dòng dàng動蕩
- bō dǎo波導
- bō dòng波動
- kōng dàng dàng空蕩蕩
- hóng bō洪波
- huí dàng回蕩
- bō guāng波光
- hào hào dàng dàng浩浩蕩蕩
- dàng píng蕩平
- yī bō wàn bō一波萬波
- chāo shēng bō超聲波
- bō zhā波查
- guāng de bō lì èr xiàng xìng光的波粒二象性
- yīng dàng英蕩
- chuǎng dàng闖蕩
- céng bō層波
- bō sī māo波斯貓
- bō tāo gǔn gǔn波濤滾滾
- bō sè波色
- dàn dàng淡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