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弦

詞語(yǔ)解釋
鳴弦[ míng xián ]
⒈ ?亦作“鳴弦”。
⒉ ?《論語(yǔ)·陽(yáng)貨》:“子在武城,聞弦歌之聲。”原謂子游以禮樂(lè)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鳴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樂(lè)。
⒊ ?撥動(dòng)琴弦,使之作響。
⒋ ?指琴瑟琵琶等弦樂(lè)器。
⒌ ?指弓弦。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鳴絃”。
引1.《論語(yǔ)·陽(yáng)貨》:“子在 武城,聞弦歌之聲。”
原謂 子游 以禮樂(lè)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鳴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樂(lè)。 《后漢書(shū)·循吏傳贊》:“一夫得情,千室鳴弦。”
李賢 注:“一夫謂守長(zhǎng)也。千室謂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則其下鳴弦而安樂(lè)也。”
宋 曾鞏 《送韓玉汝使兩浙》詩(shī):“使傳東馳下九天,此邦曾屈試?guó)Q弦。”
⒉ ?撥動(dòng)琴弦,使之作響。
引三國(guó)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援琴鳴弦發(fā)清音,短歌微吟不能長(zhǎng)。”
⒊ ?指琴瑟琵琶等弦樂(lè)器。
引晉 陶潛 《閑情賦》:“仰睇天路,俯促鳴絃。”
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戲贈(zèng)麗人》詩(shī):“但歌聊一曲,鳴弦未息張。”
唐 楊炯 《和鄭校仇內(nèi)省眺矚思鄉(xiāng)懷友》:“頽風(fēng)暌酌羽,流水曠鳴絃。”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秘集·李近樓琵琶》:“《耳譚》載京師瞽者 李近樓,籍錦衣千戶,善琵琶,能左右手。彈新聲古曲,無(wú)不絶妙,平生羈愁哀怨,及人己胸中事,皆於鳴弦鐵撥發(fā)之,令人髮上指,淚交下。”
⒋ ?指弓弦。
引唐 李白 《秋獵孟諸夜歸》詩(shī):“駿發(fā)跨名駒,雕弓控鳴弦。”
分字解釋
※ "鳴弦"的意思解釋、鳴弦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yǔ)
- xián wài yí yīn弦外遺音
- tí míng啼鳴
- xiāng xián湘弦
- chóng fù lù míng重赴鹿鳴
- jiàn xián箭弦
- míng chén鳴晨
- míng shēng鳴聲
- èr xián二弦
- wéi xián韋弦
- míng shí鳴石
- míng jīn鳴金
- míng jú鳴鵙
- zòu míng qǔ奏鳴曲
- hú míng shān鵠鳴山
- míng hé luán鳴和鸞
- tuó míng biē yìng鼉鳴鱉應(yīng)
- míng shā shān鳴沙山
- míng jiàn鳴劍
- wú xián qín無(wú)弦琴
- jiǎo xián角弦
- yóu xián游弦
- lù míng鹿鳴
- míng qìng鳴磬
- shī xián獅弦
- chūn sòng xià xián春誦夏弦
- sī zhú guǎn xián絲竹管弦
- wǔ shí xián五十弦
- míng luó kāi dào鳴鑼開(kāi)道
- lí xián離弦
- fēng xián風(fēng)弦
- míng jū鳴駒
- míng lǘ鳴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