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理
詞語解釋
究理[ jiū lǐ ]
⒈ ?盡理。
⒉ ?推求道理。
⒊ ?追究。
引證解釋
⒈ ?盡理。
引《管子·大匡》:“智者究理而長慮,身得免焉。”
尹知章 注:“智者既盡理,而謀慮又長,故免於危亡。”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二》:“奈何其無究理而任天也。”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非所以究理盡情也。”
⒉ ?推求道理。
引《舊唐書·職官志二》:“﹝考課之法﹞有二十七最……其二十二曰:推步盈虛,究理精密,為歷官之最。”
元 劉伯亨 《朝元樂》套曲:“自尋思,閑究理。在地上者天,在天下者地。”
⒊ ?追究。
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素秋》:“公子於憲府究理甚急,邑官皆奉嚴令, 甲 知不可復匿,始出,至公堂實情盡吐。”
國語辭典
究理[ jiù lǐ ]
⒈ ?探求道理。
引《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或辭未出而獄以報斷,非所以究理盡情也。」
《舊唐書·卷四三·職官志二》:「其二十二曰推步盈虛,究理精密,為歷官之最。」
⒉ ?真正的道理或原委。
例如:「不明究理」。
分字解釋
※ "究理"的意思解釋、究理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dà lǐ shí大理石
- zhuī jiū追究
- lǐ wǎng理枉
- zhé lǐ哲理
- lián lǐ rú連理襦
- wéi lǐ lùn唯理論
- jiàng lǐ匠理
- lǐ yīng理應
- hé lǐ合理
- lián lǐ zhī連理枝
- tiáo lǐ條理
- méi lǐ lùn沒理論
- lǐ zé理則
- lǐ huà理化
- zhēn lǐ bào真理報
- lǐ guǐ理匭
- lún lǐ倫理
- yuán lǐ原理
- jī lǐ shuō肌理說
- lǐ chǎn理產
- shuō lǐ說理
- dài lǐ rén代理人
- lǐ suǒ dāng rán理所當然
- gōng lǐ公理
- lǐ jiàn理鑒
- yǒu lǐ shì有理式
- wāi lǐ歪理
- cháng lǐ常理
- wén lǐ文理
- chá jiū查究
- zài lǐ huì在理會
- bō ěr lǐ lùn玻爾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