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驚蛇

詞語(yǔ)解釋
打草驚蛇[ dǎ cǎo jīng shé ]
⒈ ?原指懲罰了別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作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備。
例空自去打草驚蛇,倒吃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水滸傳》
英beat the grass and frighten away the snake; (fig)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打草蛇驚”。
引語(yǔ)本 宋 鄭文寶 《南唐近事》:“王魯 為 當(dāng)涂 宰,頗以資產(chǎn)為務(wù),會(huì)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 魯 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虵驚。’為好事者口實(shí)焉。”
《里語(yǔ)證實(shí)·打草驚蛇》引《續(xù)常談》作“汝雖打草,吾已驚蛇”。注云:“言汝訴主簿貪賄如打草,則我為蛇之被驚知戒矣。”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三折:“誰(shuí)更敢倒鳳顛鸞,撩蜂剔蝎,打草驚蛇,壞了咱墻頭上傳情簡(jiǎn)帖。”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十回:“老武 趕緊告訴大家,事情要慢慢干,不要性急,走漏了風(fēng)聲,打草驚蛇,就會(huì)壞了大事。”
《景德傳燈錄·省念禪師》:“問(wèn):‘四眾圍觀,師説何法?’師曰:‘打草蛇驚。’”
宋 朱熹 《答黃仁卿書(shū)》:“但恐見(jiàn) 黃商伯 狼狽后,打草蛇驚,亦不敢放手做事耳。”
國(guó)語(yǔ)辭典
打草驚蛇[ dǎ cǎo jīng shé ]
⒈ ?語(yǔ)本宋·鄭文寶打草驚蛇比喻某甲受到懲戒,而使某乙知所警惕。后多比喻行事不密,使對(duì)方有所察覺(jué),預(yù)先防備。
引《南唐近事》:「王魯為當(dāng)涂宰,頗以資產(chǎn)為務(wù)。會(huì)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
《水滸傳·第二九回》:「空自打草驚蛇,倒乞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
《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須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們潛移默化,斷不可操切從事,以致打草驚蛇,反為不美。」
分字解釋
※ "打草驚蛇"的意思解釋、打草驚蛇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zhuān)業(yè)必備工具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yǔ)
- dǎ suàn打算
- bā dǎ kē朳打科
- yáo cǎo qí huā瑤草奇花
- chèn huǒ dǎ jié趁火打劫
- bù dǎ qiú步打球
- cǎo mù草木
- cǎo běn草本
- dǎ diào打掉
- mù cǎo牧草
- shuāng dǎ雙打
- zhēn cǎo珍草
- dà dǎ nòng大打弄
- cǎo wā草洼
- yǎn cǎo běn演草本
- dǎ tàn打探
- màn cǎo蔓草
- wěn dǎ wěn穩(wěn)打穩(wěn)
- dǎ yā打壓
- cǎo chǎng草場(chǎng)
- cǎo shèng草圣
- cǎo dì草地
- dǎ cóng打從
- dǎ zhàng打仗
- yìng dǎ ái硬打捱
- jīng chà驚詫
- dú cǎo毒草
- yǐ cǎo fù mù倚草附木
- dǎ zhuǎn打轉(zhuǎn)
- dǎ chē打車(chē)
- yáo xiāng cǎo遙香草
- gān dǎ lěi干打壘
- shè xiāng cǎo麝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