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條
![科條](/d/file/titlepic/cidian19624.png)
詞語解釋
科條[ kē tiáo ]
⒈ ?法令條文;法律條文。條例;章程。謂分類整理成條款、綱目。項(xiàng)目,科目。
引證解釋
⒈ ?法令條文;法律條文。
引《戰(zhàn)國策·秦策一》:“科條既備,民多偽態(tài)。”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誄》:“恢拓規(guī)矩,克紹前人。科條品制,褒貶以因。”
《舊唐書·代宗紀(jì)》:“設(shè)令廉恥守分,以奉科條,猶有祿廩之煩,役使之弊,而況貪猾縱欲,而動(dòng)踰典章,作威以虐下,厚斂以潤己者乎!”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商戰(zhàn)》:“由國家明定科條:凡有能講求商務(wù),獨(dú)出心裁者,準(zhǔn)其領(lǐng)照自做。”
⒉ ?條例;章程。
引漢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故令往購募爵賞,科條如左。”
宋 范成大 《圍田嘆》詩之四:“臺(tái)家水利有科條,膏潤千年廢一朝。”
清 劉大櫆 《乞里人共建義倉引》:“惟散財(cái)薄徵,為君上之所宜行,而無補(bǔ)於小民之窮餓,故其科條雖具,要不若積貯之為善也。”
⒊ ?項(xiàng)目,科目。
引漢 王充 《論衡·正說》:“其立篇也,種類相從,科條相附。”
唐 劉知幾 《史通·題目》:“夫戰(zhàn)爭方殷,雄雌未決,則有不奉正朔,自相君長,必國史為傳,宜別立科條。至於 陳 項(xiàng) 諸雄,寄編 漢 籍; 董 袁 羣賊,附列《魏志》。既同臣子之例,孰辨彼此之殊。”
明 徐渭 《代云南策問》:“后以科條舉者,在 漢 時(shí)稱明經(jīng),不及史, 唐 則惟三史而已。”
清 曹寅 《送朱林修北試》詩:“經(jīng)義兼詞賦,科條孰后先?”
⒋ ?謂分類整理成條款、綱目。
引《史記·太史公自序》:“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 三代,録 秦 漢,上記 軒轅,下至于茲,著十二本紀(jì),既科條之矣。”
《漢書·丙吉傳》:“﹝ 吉 ﹞召東曹案邊長吏,瑣科條其人。”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瑣,録也。欲科條其人老少及所經(jīng)歷,知其本以文武進(jìn)也。”
國語辭典
科條[ kē tiáo ]
⒈ ?法令規(guī)章。
引《戰(zhàn)國策·秦策一》:「科條既備,民多偽態(tài)。」
《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科條如左,檄到詳思,至言如詔律令。」
分字解釋
※ "科條"的意思解釋、科條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
- méi zhèng tiáo沒正條
- bā dǎ kē朳打科
- yún xiāng kē蕓香科
- tiáo lǐ條理
- kē mù rú科目儒
- kē huàn科幻
- yī tiáo一條
- shí kē十科
- jié lǐ kē杰里科
- kē yuán科員
- xué kē學(xué)科
- bǎi hé kē百合科
- jiào kē shū教科書
- tiáo jiàn條件
- běn kē本科
- shí kē實(shí)科
- shè huì kē xué社會(huì)科學(xué)
- kē jì科技
- tiáo mù條目
- kē yán科研
- zì rán kē xué自然科學(xué)
- shí kē石科
- kē mù科目
- tiáo jié條詰
- tiáo lì條例
- shǐ kē史科
- kē mù rén科目人
- kē jiào科教
- lù tiáo路條
- ér kē兒科
- mù tiáo木條
- tiáo jiē條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