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
詞語解釋
內閣[ nèi gé ]
⒈ ?掌管全國行政事務的最高機關。
英cabinet;
⒉ ?明清兩代的中央政務機構。
⒊ ?古時指貴族婦女居住的內室。
引證解釋
⒈ ?貴族婦女的居室;內堂。
引《北史·邢邵傳》:“與婦甚疏,未嘗內宿。自云嘗晝入內閣,為狗所吠。”
唐 劉長卿 《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詩:“華堂翠幕春風來,內閣金屏曙色開。”
⒉ ?古代中央官署名。 三國 時指秘書閣。
引《三國志·魏志·王肅傳》“亦歷注經傳,頗傳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蘭臺為外臺,秘書為內閣,臺、閣一也。”
宋 代 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 等,亦泛稱內閣。諸閣均設學士。 宋 王安石 《賀慶州杜待制啟》:“國家以邊城之寄,戎路所圻,眷內閣之近班,督帥臣之重柄。”
宋 蘇軾 《賜新除寶文閣直學士李之純辭恩命不允詔》:“蜀 遠而人懦,窮困抑塞,至無所訴,朕專欲以德安之,故內閣之命非獨寵卿,抑將使 蜀 人知朕用卿,蓋以德選也。”
⒊ ?明 清 兩代政務機構。 明 初為加強專制統治,廢宰相,于 洪武 十五年,仿照 宋 制,置諸殿閣大學士,協助皇帝辦理政務。 永樂 初,選翰林院講讀、編撰等入 文淵閣 當值,參與機務,稱內閣。中葉以后,職權漸重,兼領六部尚書,事實上成為皇帝的最高決策機關。 清 初以國史院、秘書院、弘文院內三院為內閣,設大學士,參與軍政機密。 雍正 時設軍機處,掌軍政要務,后來內閣便徒有虛名。
引明 許浩 《兩湖麈談錄》卷九五:“我朝職官雖革中書省而特置內閣,亦隱然宰相也。”
《紅樓夢》第九二回:“聽得內閣里人説起, 雨村 又要升了。”
⒋ ?清 末仿立憲國制,設責任內閣,以舊內閣與軍機處合并為最高國務機關。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改稱國務院,習慣上仍稱內閣,其成員稱閣員。
引毛澤東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舊社會的一個內閣總理可以去當縣長,為什么我們的部長倒不能去當縣長?”
⒌ ?某些國家中的最高行政機關,由內閣總理(或首相)和若干閣員(部長、總長、大臣或相)組成。
引瞿秋白 《赤俄之歸途》:“內閣里有包辦收買豬仔議員的閣員,國會里有嗾使警察擅毆請愿公民的議長。”
國語辭典
內閣[ nèi gé ]
⒈ ?古代中央官署,大學士治事之處,下設學士、中書等職。
引宋·蘇軾〈賜新除寶文閣直學士李之純辭恩命不允詔〉:「故內閣之命,非獨以寵卿,抑將使蜀人知朕用卿,蓋以德選也。」
⒉ ?明清兩代的政務機關。乃設置多位大學士共同行使宰相權,為按照皇帝的意旨,批辦各項事件。
引《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過了三日,待侍郎將內閣抄出圣旨送來。」
⒊ ?由內閣總理及內閣閣員組成的最高行政機關,負責國家政策的擬訂及推展。參見「內閣制」條。
⒋ ?婦女的居室。
引《北史·卷四三·邢巒傳》:「與婦甚疏,未嘗內宿。自云:『嘗晝入內閣,為狗所吠。』」
唐·劉長卿〈觀李湊畫美人〉詩:「華唐翠幕春風來,內閣金屏曙色開。」
分字解釋
※ "內閣"的意思解釋、內閣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nèi xīn內心
- qū nèi區內
- zǐ guāng gé紫光閣
- nèi cún內存
- yǐ nèi以內
- nèi liú liú yù內流流域
- nèi mù內幕
- nèi mìng fù內命婦
- nèi qiē yuán內切圓
- fáng nèi房內
- nèi lǐ內里
- nèi mìng fū內命夫
- huà nèi化內
- nèi róng內容
- yún xiāng gé蕓香閣
- tǐ nèi體內
- nèi rán jī chē內燃機車
- sì xiāng gé四香閣
- nèi dì內地
- nèi zài內在
- nèi lì內力
- shì nèi室內
- nèi xìn內釁
- nèi cáng內藏
- zài nèi在內
- nèi tíng內庭
- dōng gé東閣
- nèi zhàn內戰
- nèi zé內則
- nèi hán內涵
- nèi wài內外
- nèi yī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