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藩
詞語解釋
外藩[ wài fān ]
⒈ ?有封地的諸侯王。亦指地方上的高級官吏。外部的屏藩。外國;藩屬。
引證解釋
⒈ ?有封地的諸侯王。亦指地方上的高級官吏。
引《晉書·禮志上》:“哀帝 以外藩援立。”
《宋史·孝宗紀(jì)贊》:“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繼大統(tǒng),而能盡宮庭之孝,未有苦帝。”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邱侍郎獻諛》:“邱 竟以外藩再斥,蓋兩番貢諛,皆不得厚償。”
⒉ ?外部的屏藩。
引《三國志·魏志·陳矯傳》:“矯 説 太祖 曰:‘鄙郡雖小,形便之國也,若蒙救援,使為外藩,則 吳 人剉謀, 徐方 永安。’”
⒊ ?外國;藩屬。
引清 程恩澤 《粵東雜感》詩:“外藩 吉利 最雄猜,坐臥高樓互市開。”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一:“蓋本朝龍興之初,喇嘛效順最早,而其術(shù)盛行東土,又夙為 蒙古 諸部落所崇信,故優(yōu)禮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國語辭典
外藩[ wài fán ]
⒈ ?屬地。
引《北史·卷四七·袁翻傳》:「若婆羅門能自克厲,使余燼歸心,收離聚散,復(fù)興其國者,乃漸令北轉(zhuǎn),徙度流沙,即是我之外藩。」
⒉ ?有封地的諸侯王。
引《晉書·卷一九·禮志上》:「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稱引亡秦,惑誤朝議,遂尊恭皇,立廟京師。」
《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紀(jì)三》贊曰:「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繼大統(tǒng),而能盡宮庭之孝,未有若帝。」
⒊ ?外國。
引清·陳康祺《郎潛紀(jì)聞·卷一》:「蓋本朝龍興之初,喇嘛效順最早,而其術(shù)盛行東土,又夙為蒙古諸部落所崇信,故優(yōu)禮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⒋ ?清代稱蒙古、西藏、青海為「外藩」。
分字解釋
※ "外藩"的意思解釋、外藩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
- fān sī藩司
- hù wài戶外
- wài xīn外心
- wài shāng外商
- wài jí外集
- wài mìng fù外命婦
- wài fāng外方
- méi lǐ méi wài沒里沒外
- wài mào外貌
- tiān wài yǒu tiān天外有天
- wài mìng fū外命夫
- wài miàn外面
- chú wài除外
- wài zī外資
- wài zhuàn外傳
- chè lǐ chè wài徹里徹外
- shēn wài身外
- wài shǐ外史
- wài xíng外形
- hóng wài xiàn紅外線
- wài bù外部
- wài lù rén外路人
- lìng wài另外
- wài yī外衣
- wài biǎo外表
- wài qī外戚
- wài dòng cí外動詞
- yì wài意外
- wài liú liú yù外流流域
- cǐ wài此外
- wài fāng yào外方藥
- zhōng wài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