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低碳生活的演講稿字篇一
如今,“低碳”,已經成為人們必須踐行的一種時尚的生活新方式。
那么,什么是“低碳”呢?所謂“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任官平曾告訴《生命時報》“節能就是最大的減碳”。
“低碳”,其實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愿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就可以加入進來。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積極創造低碳生活!其實做到節能,創造低碳生活很簡單。
例如少買或不買各種各樣的飲料,隨身自備一瓶涼開水,在家用淘米水澆花,用洗臉水擦鞋等等;不管是在家或在校都不要浪費水,要節約每一滴水;
不管在家還是在校,在不需要燈光的情況下,要做到隨手關燈,節約每一度電;同學們用完的練習本的反面可以用來當草稿紙;用完的練習本或廢紙積攢起來,用于廢物回收(因為回收噸廢紙能生產好紙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每張紙至少可以回收利用兩次);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同學們大多數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都知道我們每天吃的每一粒米都是我們的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頂著烈日辛辛苦苦中出來的,同學們該吃的東西就買,不要買來后覺得難吃而扔掉,我們要珍惜、不要浪費每一粒糧食。
其實,這樣的小事我們身邊還很多,只有同學們從思想上真正樹立起節約的意識,才能使節能低碳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主動、自覺的行為。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更應該踴躍倡導低碳生活,號召更多的人們行動起來。
同學們的一小步,將是社會向前邁進的一大步。
為了那一片藍天永遠保持蔚藍,為了使大自然的森林永遠郁郁蔥蔥,為了碧波蕩漾的河水永遠明凈,為了下一代擁有的地球永遠美麗,行動吧!
同學們,讓我們多一份責任心,多一份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母親的呵護,攜起手來,共同節能、減排,做低碳生活的小使者!
低碳生活的演講稿字篇二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人類意識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低碳生活的出現不僅告訴人們,你可以為減碳做些什么,還告訴人們,你可以怎么做。在這種生活方式逐漸興起的時候,大家開始關心,我今天有沒有為減碳做些什么呢?在北京的八達嶺,一個碳匯林林場已經成形。
為了實行低碳生活,我們應當養成低碳的生活習慣,你不必空想著怎樣低碳,怎樣節能減排,必須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家具、澆花等。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柜中的異味;
3、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
4、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5、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6、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7、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總之,我們應積極的面對低碳經濟,建立與低碳發展相適應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鼓勵低碳發展的政策、法律體系和市場機制,最終實現由“高碳”到“低碳”時代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