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屬于現實活動范疇。它是演講家通過對社會現實的判斷和評價,直接向廣大聽眾公開陳述自己主張和看法的現實活動。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演講稿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風景的演講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同事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獨特的風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片獨特的風景。有些人生如鮮艷的花朵,散播芬芳,備受關注;有些人生如默默的綠葉,襯托鮮花,而后凋零。兩者之間,我更愿意選擇后者,即使一生沒有大放異彩的時刻,我依然堅持自我,相信平凡也有平凡的意義。
2008年,我以一名勞動保障協管員的身份走上了工作崗位,平凡的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大海,激蕩不起絲毫漣漪。但我愿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這份工作的價值。
我不善于表達,因為我知道行動的力量。一句請坐,一杯開水拉近了鄉親的距離。一句您好,一聲慢走加深著我們相互的信任。因為我知道,鄉親們最講究實惠也最容易滿足。我不喜歡辯解,因為我懂得什么是微笑。一聲大姐,一句寬慰化解了鄉親的矛盾。一段家常,一個微笑溝通著我們彼此的心聲。因為我知道,鄉親們最寬容大度也最心地善良。我不輕言放棄,因為我知道什么是堅持。一點委屈,一些埋怨是在錘煉著我的內心。一些困難,一些誘惑是在考驗著我的黨性。因為我知道,雖然我只是一名平凡的協管員,但我的一言一行代表的卻都是黨和政府的形象。
時間的底片,被指尖滑過的日子浸染,我在繁忙的工作
這難以割舍的親情,難以忘懷的鄉情,這哺育我成長的沃土,難道不值得我用一生來回報嗎?我無悔!
春蠶終將逝去,卻留下了五彩綢緞;花朵終將凋謝,卻留下縷縷幽香;蠟燭終將燃盡,卻留下一片光明。
我們青春的年華也將逝去,驀然回首間,自己問自己:我們這些平凡的人,這些甘愿人生如默默綠葉的人留下了什么?我必將驕傲的告訴你們:化作春泥更護花(平凡的人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風景的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曾幾何時,應對學習的壓力,曾渴望走出這種單調的生活,離開這座城市。去遠方尋找內心深處的夢,尋找屬于自我所向往的那個風景。
一天周六,我從家中走出,站在門口竟不明白自我該出去干什么,我便順著階梯而下融入了樓下的人群中。隨著人流,我慢慢地走到了望江公園了。
那天陽光明媚,我跟著人潮沿江邊走去。沿江邊是密密麻麻的綠色,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精神。江里江水并不洶涌,相反還有一絲平靜,孤鶩在江面上飛去又復還,好似看到這美景不忍離去。但我沒有心思去看這一幅美景,而是看著江水自我也仿佛融入了江水一樣。隨波逐流。流到北方去,離開那里的壓力,去找自我想要的,想看到的風景。
想著看著走著,我不覺就已經到了公園里了。公園里十分熱鬧,不時有老人哼出幾句京劇的調子,或是隨著錄音機里面的京劇調子在唱戲。還有人在喝茶聊天一幅熱鬧的景象。
我目光所及都是熱鬧之極,可是我突然在這吵鬧的環境里發現了一絲安靜。
公園里一個四旬的男人推著輪椅上的一個女子在散步,他們之間并沒有說什么話語,只是淺淺的笑著,陽光照在他們臉上,一片祥和。看到那里,我想到了我的母親父親,曾幾何時還在母親的懷抱中嬉戲,在父親的背上玩耍。此刻他們都老了,就如同像這年邁的古松一樣。我的眼中似乎浮現出母親鬢間的絲絲銀發,父親那古松一樣的背影。他們給予我的才是這世界上最至高無上、最真最純的愛。
我突然明悟,其實美麗的風景就在眼前,完美的生活就在身邊,原先就近在咫尺觸手可及。為什么這么多年從來沒有在意過身邊這美麗的風景,沒有感受到就在自我身邊的愛呢?也許是因為此刻的我懂得了發現與感悟、體會到了感恩、學會了珍惜和善待。
風景的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
我眼中最完美的風景,不是大家常說的山明水秀,枝繁葉茂,而是那一種能讓我用心去觀賞,用心去體會其中韻味和完美的風景。
在我腦海中最美的風景,便是那個雨天,那一個感人溫馨的畫面。
那天我捧著熱飲在快餐店躲雨,望著窗外人來人往,無意間看到了一個衣衫襤褸、滿頭銀發的殘疾乞丐他全身都被雨淋濕了。那件淺灰色的破襯衫已被雨水滲透成了深灰色,肉色的肌膚也若隱若現。只見他跛著腳,一瘸一拐,步伐不穩地朝前挪動著。經過他身邊的人不由地伸手捂住鼻子,像避開瘟神一般,離他遠遠的。
倏地,一把檸檬花色的雨傘在他的身邊停下,傘下是一個大約十歲的姑娘,她伸出白嫩纖細的手扶住他那濕透黝黑了的手肘,右手則把傘撐到了他的頭上。
傘有些小,姑娘為了不讓他被雨淋著,將傘都偏向了乞丐一側,自我的半邊身子卻露在傘外,雨水頃刻間把她的外衣打得零星點點。不一會兒,小半個身子已經濕成了塊,但她還是堅持以這樣的姿勢和乞丐一齊向前走著,直到把他送到了一個能遮擋雨水的地方……那時我眼中、她衣服濕透的地方就好像是一幅畫,優雅動人,她與老人了構成一副動人的風景。
這就是我眼中風景,它能夠不是風花雪月,能夠沒有悲傷離合的動人情節,只要我能用心去體會,去感受,它便是最美的風景。
風景的演講稿篇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今天由我帶大家走近德國,感受德國的歷史與文化。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德語中為“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通稱deutschland,英語中對德國的稱呼“germany”則是來源于日耳曼人。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一個位于中歐的議會制共和制國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
德國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也為聯合國、北約、八國集團、《申根公約》的成員國。德國是歐洲大陸主要的經濟與政治體之一,亦為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三大商品進口國,在醫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科技水平等領域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
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面積為35.7萬平方公里。
德國國旗,是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
三色國旗在機場、賓館、宴會和其他場合懸掛。聯邦政府機構和駐外使館等懸掛帶有黑鷹圖案的國旗。
旗面自上而下依次由黑、紅、黃三道條紋平行相等組成。盾形徽章“聯邦之盾”位于中央。黑鷹象征著力量和勇氣。黑色代表勤勉與力量,紅色象征國民的熱情,金色則代表重視榮譽。
在文藝方面,受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德國的18世紀文學走向頂峰。歌德、海涅、席勒、萊辛都是杰出的代表。
音樂是德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德國造就了各個不同時期的音樂大師,如貝多芬、巴赫、門德爾松、瓦格納等。
享譽世界的柏林愛樂樂團,成立于1882年,20年代,該團演出了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曾在柏林轟動一時;此后又演出了莫扎特、舒曼、肖邦、海頓等作曲家的作品,受到人們的歡迎。卡拉揚擔任常任指揮后,樂團經過他的嚴格訓練,在世界各地演出了大量古典和近代的音樂作品,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
思想方面,就有我們熟知的馬克思和恩格斯。
慕尼黑位于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慕尼黑同時又保留著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因此被人們稱作“百萬人的村莊”。
寧芬堡宮
寧芬堡宮位于城市的西北端,建于1664至1728年,是一座輝煌的巴洛克宮殿。這座宮殿是選帝侯斐迪南和妻子阿德萊德在1664年邀請了一批意大利建筑師和藝術家建造,以慶祝王室繼承人——兒子選帝侯馬克西米里安二世的出生。
皇家啤酒館
始建于1589年,是當時的皇家啤酒廠。整幢建筑最多可容納5000人;三樓是大宴會廳,可容納1000人一起歡飲。啤酒屋供應其釀造的hb啤酒。每天都有近萬升的啤酒從這兒運往大大小小的酒鋪、酒館、宴會廳以及啤酒園。
屋里的裝飾別具一格,屋頂有鮮艷的彩畫,里面很寬大,不時地有鋼管樂演奏,為豪飲啤酒的人助興。還有身穿巴伐利亞服飾的小姐勸買圈圈。同時你也能看到傳統的巴伐利亞民族歌舞表演。
宴會廳的樂隊會根據世界各國游客的要求,演奏各個國家的名曲。由于中國游客越來越多,現在《義勇軍進行曲》已經成了每天的保留曲目。
新天鵝堡
這座城堡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行宮之一。共有360個房間,其中只有14個房間依照設計完工,其他的346個房間則因為國王在1886年逝世而未完成。是德國境內受拍照最多的建筑物,也是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之一。由于是迪斯尼城堡的原型,也有人叫白雪公主城堡。建于1869年。這猶如人間仙境的地方藏著有關魔法、國王,騎士的古老的民間傳說,還有那無邊原始的森林、柔嫩的山坡、無邊的綠野上漫步著成群的牛羊,積雪終年的阿爾卑斯山和無盡寬闊的大湖。
在這美麗和浪漫的背后卻藏著一個年輕國王的悲劇。巴伐利亞王國的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出生于1845年8月25日,他從小喜歡各式歌劇和舞臺劇,自己寫了不少與歌頌善良戰勝邪惡的劇本,也是德國著名的舞臺劇作家瓦格納的崇拜者。然而,國王的感情生活卻充滿悲劇色彩,他的童年是與他年輕的表姐,后來的奧地利王后茜茜公主一起度過的,在他那個對愛情開始產生朦朧的感覺時,他的表姐15歲就嫁去了奧地利。她那美麗的倩影留給了年輕的王子深刻難以磨滅的印記。在一次書信中,年輕的王子稱呼茜茜公主,是世上最了解他的人。
茜茜公主也曾經很努力的為她的表弟物色適合的姑娘,當時,年輕的國王也興奮的表示,他已經找到了他一生感情的歸屬。但是,這段感情卻突然結束了。這差一點就成功的婚姻給國王帶來了很大的創傷,自此,他就沉醉于舞臺劇的幻想中。后來,國王為瓦格納的劇本所深深打動,決定修建這座白色的童話城堡為瓦格納的舞臺劇塑造一個背景,讓那勇敢的騎士和那美麗的公主的動人故事能在那里上演。1869年,就在巴伐利亞南部的天鵝城堡遺址上,他勾勒出自己的夢的世界--新天鵝城堡。
寶馬世界
寶馬世界集汽車交付、體驗館、博物館與活動現場于一身,是一座獨一無二的展覽中心。寶馬世界廣場上有一條充滿駕駛樂趣的走廊:120多米長的最新汽車展示區全方位展現寶馬系列產品。在面向七至十三歲孩子開設的青少年課堂區,不僅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更以適合孩童的方式向他們介紹相關技術知識。此外,這里常年在寶馬世界的獨有氛圍下組織舉辦各種音樂、藝術、政治、經濟活動。
拜仁,是一個位于慕尼黑市的足球俱樂部,于德國足球甲級聯賽參賽。成立百余年來,奪得各項冠軍榮譽,鑄就了球隊璀璨的歷史。目前拜仁共獲23次德甲冠軍,16次德國杯冠軍,5次德國超級杯冠軍,5次歐洲冠軍杯冠軍,1次歐洲聯盟杯冠軍、1次歐洲優勝者杯冠軍以及2次豐田杯冠軍,是德國最成功和最受歡迎的足球俱樂部之一。
慕尼黑啤酒節
慕尼黑啤酒節原名“十月節”,起源1810年10月12日,因在這個節日期間主要的飲料是啤酒,所以人們習慣性地稱其為啤酒節。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在德國的慕尼黑舉行,持續兩周,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與英國倫敦啤酒節、美國丹佛啤酒節并稱世界三大啤酒節。
起源
1810年10月12日,巴伐利亞的王儲路德維希與薩克森王國的特蕾澤·露易絲公主舉行盛大的婚禮。王儲的父親約瑟夫決定為他兒子的婚禮舉行為期兩天的慶祝活動。為了表示國王對其臣民的恩典,在這兩天的活動中,在慕尼黑有4個地方向全體平民免費供應飯菜和飲料。王國的騎兵衛隊還在慕尼黑西南的一個大草坪上舉行賽馬活動和射擊比賽,以示助興。由于那次慶典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人們建議1811年再搞一次全民性的活動。以后就每年舉辦一次。這就是十月節的起源。
開幕儀式
每逢十月節開幕那天,要舉行盛大的開幕式和由各大啤酒廠組織的五彩繽紛的游行。開幕式在一個臨時搭起的大帳篷里由慕尼黑市市長主持。中午12時,在12響禮炮聲和音樂聲中,市長用一柄木槌把黃銅龍頭敲進一個大啤酒桶內,然后擰開龍頭,把啤酒放出來,盛在特制的大啤酒杯中。市長飲下這第一杯,著名的十月節便正式開始了。
盛裝巡游
人們把自己打扮成古代衣著考究的貴族公爵,身披綾羅綢緞的王妃貴婦,駕著鮮花裝扮的古典馬車,也有不少人很樸實的穿著農民過節穿的衣服。參加的人從老到少,有家庭婦女,中學生,連幼兒園小朋友都有。扮演的人物也是豐富多彩,有阿爾卑斯山下的牧童,萊茵河畔的磨房主,到科隆教堂的修女,北德普魯士的老翁。
啤酒帳篷
比一般的帳篷裝修更大也更豪華得多,每個帳篷里放有長條木桌和板凳。大篷的一端還有一個臨時舞臺,由民間樂隊演奏歡樂的民間樂曲。帳篷一般可容納三四千人。最大的有7000個座位。
科隆狂歡節
科隆狂歡節在市內也被稱為“第五季節”,每年于11月11日11時11分正式在老市場上開幕。
科隆狂歡節被人們認為是全德國最盛大也最為瘋狂的狂歡節。人們為了紀念并迎接即將到來的大齋戒期而投入到這狂歡之中。從前,人們為了將冬季惡靈驅逐出城,便頭戴面具上街游行,而現在這一慣例被保留了下來。
節日期間,小到酒館大到街道,處處聚滿了身著各色奇裝異服的人們,每個人都沉浸在游行的歡歌笑語之中。同時,所有的商業活動一律歇業。
游行是這里的重頭戲,綿延5英里的游行隊伍,沿途有成千上萬的人群在道路兩旁觀看表演,同時也可以得到一些從游行隊伍中撒出來的糖果。
霍亨索倫橋 這座橋不僅是科隆市景的重要組成,更有著浪漫的愛情傳說——人們相信在橋上掛上鎖,鑰匙拋下萊茵河,愛情便能天長地久。霍亨索倫橋和它旁邊的科隆主火車站是德國和歐洲鐵路網最重要的樞紐之一,是一座規模非常壯大的建筑物,是科隆市容和科隆大教堂的景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法里納香水博物館
法里納公司座落在科隆市中心,距離科隆大教堂步行只要幾分鐘。從1709年以來,這里生產的香水遍布全球。直到二戰以后,法里納公司才將生產基地搬到科隆南部,但公司總部仍保留在原地,并設立了法里納香水博物館。
巧克力博物館
科隆巧克力博物館,由德國著名的巧克力制造商施多威克先生投資5300萬馬克于1993年建成,建筑本身是古老建筑藝術和現代建筑風格的一個成功的結合。每年有約60萬游客,展示面積約4000平方米,大約有2000件展品。整個博物館的展示分為三個主題區和一個特展廳,并配套有豐富的教育活動。接近博物館,那濃濃的可可味隨著萊茵河畔的清風飄過。岸邊形似船艦的現代建筑物就是博物館的所在。
科隆大教堂簡介
科隆大教堂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全名是“查格特 ?彼得?瑪麗亞大教堂”,它以輕盈、雅致著稱于世,是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筑藝術的代表作,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與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羅馬圣彼得大教堂并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筑。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的驕傲,也是科隆的標志。
整個建造工程前后跨越六個多世紀,它是德國中世紀哥特式宗教建筑藝術的典范。如今的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1880年竣工,若非19世紀的復古風席卷歐洲,那么這棟哥特式的經典之作恐怕永無完工之日。經過了七個世紀,它先后的建筑者都持有同樣的信仰,而且絕對忠誠于原定計劃。大教堂工程規模浩大,至今仍保存著成千上萬張設計圖。其建筑期長達632年,堪稱世界之最。教堂四壁窗戶總面積達1 萬多方米,全裝有描繪圣經人物的彩色玻璃,被稱為法蘭西火焰式,使教堂顯得更為莊嚴。據說,畫面如此漂亮,卻只有用4種顏色,而且很有講究:金色——代表人類共有一個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恒;紅色——代表愛;藍色——代表信仰:綠色——代表希望和未來。在陽光反射下,這些玻璃金光閃爍,絢麗多彩。是教堂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法蘭克福
羅馬廣場
緬因河流經市區,將法蘭克福一分為二,古城區的羅馬廣場就在河的北邊;羅馬廣場旁有個羅馬廳,實際上就是舊的市政廳,里面的皇帝殿(kaisersaal)是許多羅馬皇帝進行加冕的地方。羅馬廣場西側的三個山形墻的建筑物,可以說是法蘭克福的象征。雖然遭遇數百年戰火的摧殘,但整修后仍保存完好。羅馬廣場的東側則有有一排古色古香的半木造市民住宅。羅馬廣場是法蘭克福現代化市容中,仍然保留著中古街道面貌的唯一廣場。羅馬廣場西側的三個山形墻的建筑物,可以說是法蘭克福的象征。1944年,該廣場受到英國空軍的猛烈空襲,基本被毀,戰后重建。它與柏林的巴黎廣場、漢堡的市政廳廣場,和慕尼黑的瑪利亞廣場是德國最重要的城市廣場。
海德堡
海德堡老城在內卡河南岸傍河而建,為長條形。盡管老城十分現代化,但街道、小巷、和主要建筑都保留了原來的古樸風格。紅褐色古城建在巨大的山崖上,最早建于13世紀,歷史上經過幾次擴建,形成哥特式、巴洛克式及文藝復興三種風格的混合體,整個城堡有高大的圍墻、塔樓、宮殿和英國式的花園,曾經是歐洲最大的城堡之一。在30年戰爭期間遭到毀壞,如今大部分已經是廢墟了。城堡里保存了一個巨大的葡萄酒桶,有8米高9米長可以裝22萬升酒。城堡里還設有德意志藥店博物館,展示有16-18世紀的藥草和制藥的器具。
時間原因,只能簡單介紹很小的一部分的德國文化,最后,幾張德國街景送給大家。謝謝!
風景的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我是城小組8號選手。我演講的題目是《陽光下最燦爛的風景》。
什么是陽光下最燦爛的風景?是我!我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我是綠葉,默默無聞,甘于奉獻;我平凡,但無悔!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平凡的崗位上,多少身邊的教師在忘我地工作著啊。老師們五加二,白加黑,課內課外,校內校外,都在為工作忙碌著。班級微信群、朋友圈、線上學習,即使拿著手機也多與工作有關,更別說批改作業、處理孩子糾紛、電話家訪等各種授課以外的細致工作了。外人看來工作悠閑、每天只上兩三節課的老師,卻常常忙碌到需要將工作帶回家做。女老師面對學生常常循循善誘、耐心至極,消耗了無數耐心后,再面對自己的孩子常常有心無力,動輒發火。男教師里,四十歲左右而沒有白發的,可以說極為罕見。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本性,愛他人的孩子是慈悲!老師正是一群真正以父母之心對待他人孩子的偉大人物啊!
我還有一位年輕的女同事,她工作能力了不起,是市級骨干教師;工作業績了不起,在年級里常常名列前茅;工作精神更是了不起——那年她懷孕生產,可是放心不下班上的孩子,月子剛結束就主動要求回到了工作崗位。這份工作激情和奉獻精神,著實讓我們感動!
像這樣真切鮮活的例子,很多很多。這些可愛又可敬的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著青春,抒寫著激情,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伙伴。她們,才是陽光下最燦爛的風景!
風景的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我是城小組8號選手。我演講的題目是《陽光下最燦爛的風景》。
什么是陽光下最燦爛的風景?是我!我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我是綠葉,默默無聞,甘于奉獻;我平凡,但無悔!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平凡的崗位上,多少身邊的教師在忘我地工作著啊。老師們五加二,白加黑,課內課外,校內校外,都在為工作忙碌著。班級微信群、朋友圈、線上學習,即使拿著手機也多與工作有關,更別說批改作業、處理孩子糾紛、電話家訪等各種授課以外的細致工作了。外人看來工作悠閑、每天只上兩三節課的老師,卻常常忙碌到需要將工作帶回家做。女老師面對學生常常循循善誘、耐心至極,消耗了無數耐心后,再面對自己的孩子常常有心無力,動輒發火。男教師里,四十歲左右而沒有白發的,可以說極為罕見。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本性,愛他人的孩子是慈悲!老師正是一群真正以父母之心對待他人孩子的偉大人物啊!
我還有一位年輕的女同事,她工作能力了不起,是市級骨干教師;工作業績了不起,在年級里常常名列前茅;工作精神更是了不起——那年她懷孕生產,可是放心不下班上的孩子,月子剛結束就主動要求回到了工作崗位。這份工作激情和奉獻精神,著實讓我們感動!
像這樣真切鮮活的例子,很多很多。這些可愛又可敬的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著青春,抒寫著激情,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伙伴。她們,才是陽光下最燦爛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