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逆
詞語解釋
忤逆[ wǔ nì ]
⒈ ?叛逆;不孝敬父母。
例自小忤逆。
英disobedient (to one’s parents);
引證解釋
⒈ ?冒犯;違抗。
引漢 陸賈 《新語·辨惑》:“無忤逆之言,無不合之義。”
《后漢書·陳蕃傳》:“附從者升進(jìn),忤逆者中傷?!?br />《陳書·傅縡傳》:“與奪之辭,依經(jīng)議論。何得見佛説而信順,在我語而忤逆?”
⒉ ?不孝順。
引《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jīng)講經(jīng)文》:“棄德背恩多忤逆,惟行不孝縱癡咍。”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四折:“嗨!俺那忤逆種不認(rèn)我了。”
明 沉榜 《宛署雜記·圣諭》:“三月,説與百姓每:孝親敬長,不許忤逆,犯了不饒?!?br />梁斌 《紅旗譜》四十:“馮老蘭 又?jǐn)x掇 張嘉慶 父親,在衙門里告了 張嘉慶 一狀,說他忤逆不考,登報脫離了父子關(guān)系?!?/span>
國語辭典
忤逆[ wǔ nì ]
⒈ ?違背。
引《陳書·卷三〇·傅縡傳》:「何得見佛說而信順,在我語而忤逆?」
⒉ ?不孝順父母。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狀上以打落牙齒為證,告了忤逆?!?/span>
近不肖 不孝
反孝順
英語disobedient to parents
德語den Eltern gegenüber piet?tslos (S)?
法語désobéir à ses parents, manquer à la piété filiale
※ "忤逆"的意思解釋、忤逆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 chǒu tài bǎi chū丑態(tài)百出
- mù shuān木栓
- mín tuán民團(tuán)
- jiè miàn界面
- tī dǎ踢打
- dì fāng zhì地方志
- tǐ pò體魄
- shēn hòu身后
- pì měi媲美
- yǐ zhì以至
- jiā céng bō li夾層玻璃
- kuò chōng擴(kuò)充
- zhēng zuò pù蒸作鋪
- huì fèi會費(fèi)
- zhào yè照夜
- lián méng聯(lián)盟
- fù hé wù復(fù)合物
- yǔ yī雨衣
- kè běn課本
- xīng tàn興嘆
- fú fǎ bō lí浮法玻璃
- jīn qì金砌
- yí jù遺句
- kè fáng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