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多肉的,不認識烏木,那就是out了。剛認識烏木的時,我被它四位數的價格嚇到。當時就覺得一顆植物,至于這么高的價格么?后來想想,玩嘛,收藏嘛,什么價格都可能出現,習慣就好。好在現在大棚多了,烏木引進的數量也多,價格也很豐富,什么價位的都有。網上關于烏木品種的純度討論很激烈,各種雜交種表現也還行,卷入其中討論實在很累。再說,多肉植物的狀態跟環境因素關系密切,再純的品種也會因為照顧不當,展示不出品相也是種浪費。我是個懶人,只想找棵自己喜歡的品相,好好虐待它就行了,不必太較真。
端午節跟泥巴同學去二木的花園玩耍,看到超多美膩的烏木,哈喇子流了一地。挑了半天才知道展示區的烏木不賣,而賣區的烏木不是太貴就是品相不中意. 無意間,我發現工作中的肥歐。他的辨識度是在太高,一眼認出。他知道我們喜歡烏木后,簡單地介紹了下如何欣賞與挑選烏木。雖然最后沒能如愿抱回一棵,但也學到了不少。跟肉友交流,感覺棒棒噠。
現學現賣,借用二木的烏木耍耍寶,教大家如何挑烏木:
一看整體。植株緊湊,葉片劍形,鋒利,霸氣為上品。
霸氣側漏
有的葉片稍微厚點,寬點,也顯得憨厚可愛~
烏木也能賣萌·~
二看顏色。葉片的顏色很多,有的翠綠,有的黃綠,有的帶紅暈。現在比較流行的是玉底,顏色很難描述,就是有玉的通透和晶瑩的感覺。黑邊。除了自身遺傳外,葉片的黑邊跟日照和虐養的程度有關,日照時間越長,越黑。稍差點,可能會有紅色,或是只剩下一個黑點。一般認為黑邊范圍越大,顏色越深,與玉的邊界越明顯越好。顏色是不定的,初冬晚春是烏木上色的最佳季節,這個時候烏木能展現出最完美的狀態,便于挑選。
帶點紅暈也不錯,價格還便宜
三看顆粒感。葉片細胞整齊排列,顆粒感強,晶瑩剔透。
整齊劃一,飽滿剔透
烏木的品相太多,表現也很豐富,價格也很霸氣。所以,能現場挑就現場挑,不行也得一物一拍。審美這玩意本來就很主觀,更何況這一年四季百變的烏木君呢~最后來一張我和二木的寶貝烏木的合影鎮樓。嘿嘿。內部消息,這棵烏木打種子了,不久的將來就會有小苗了,嘿嘿,準備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