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
詞語解釋
吞并[ tūn bìng ]
⒈ ?合并。
英merger;
⒉ ?并吞;兼并。
例互相吞并。——[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英annex; take possission of;
引證解釋
⒈ ?見“吞并”。亦作“吞併”。并吞,兼并。
引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潧水》:“然地理參差,土無常域。隨其強弱,自相吞并。”
唐 羅隱 《自貽》詩:“漢武 巡游虛軋軋, 秦皇 吞併謾驅驅。”
明 無名氏 《臨潼斗寶》第一折:“目今 楚國 平公 即位,天下十八國諸侯,各相吞併。”
周恩來 《人民政協共同綱領草案的特點》:“這種做法顯然不同于軍閥制度的吞并排擠。”
國語辭典
吞并[ tūn bìng ]
⒈ ?侵占別人的財物而歸并為己有。
引唐·羅隱〈自貽〉詩:「漢武巡游虛軋軋,秦皇吞并謾驅驅。」
《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此曹孟德恐我與呂布同謀伐之,故用此計,使我兩人自相吞并,彼卻于中取利。」
近吞噬 淹沒
相關成語
- wú shí wú kè無時無刻
- lù pú路蒲
- má yī麻衣
- méi rén沒人
- zhào shù lǐ趙樹理
- dà yáo dà bǎi大搖大擺
- xiū tóng修同
- hòu bǔ候補
- tiáo jiě調解
- shēn huǒ身火
- yáo yáo yù zhuì搖搖欲墜
- biǎo qíng表情
- sū zhé蘇轍
- yáng shēng揚聲
- chuò lù mǎ綽路馬
- jīn chāi shí èr金釵十二
- jié duān節端
- zì lǐ自理
- xiāng hé rì相合日
-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見鐘情
- cháng wù常務
- shēng píng生平
- lín jìn鄰近
- yì jù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