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 余子厚從西安還蜀,遣使迎之,用俞商卿韻先寄
點絳唇 余子厚從西安還蜀,遣使迎之,用俞商卿韻先寄。清代。張祥齡。 望斷長安,計程應到褒城路。雨聲催暮,云棧無船渡。鳥道盤空,天也難成步。今如許,更聞人語,漲了溪橋水。
[清代]:張祥齡
望斷長安,計程應到褒城路。雨聲催暮,云棧無船渡。
鳥道盤空,天也難成步。今如許,更聞人語,漲了溪橋水。
望斷長安,計程應到褒城路。雨聲催暮,雲棧無船渡。
鳥道盤空,天也難成步。今如許,更聞人語,漲了溪橋水。
唐代·張祥齡的簡介
張祥齡(1853—1903),字子苾,四川漢州(今德陽廣漢市)人。以拔貢身份選送成都尊經書院,即有詩名。后僑居江蘇,與吳中名士結詞社,又以詞名。曾任陜西懷遠知縣。今從川大圖書館得《子苾詞抄》,知其詞多半為和作(包括和古人),又喜與人聯句,習氣如此。詩則取前后蜀諸詠,蓋尊經書院月課也。
...〔
? 張祥齡的詩(41篇) 〕
明代:
劉基
紅樹傷心夕照前,漫山映水為誰妍。樹當搖落人尤惜,人自憂愁樹不憐。
九譯未通青鳥使,四郊猶漲綠林煙。野夫病足思休息,藉草棲橧擬晏眠。
紅樹傷心夕照前,漫山映水為誰妍。樹當搖落人尤惜,人自憂愁樹不憐。
九譯未通青鳥使,四郊猶漲綠林煙。野夫病足思休息,藉草棲橧擬晏眠。
宋代:
畢仲連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
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
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清代:
周貽繁
徵輪靜。西風勁。一杯清醑澆愁興。離懷弱。香衾薄。
有何紛擾,為誰驚覺。柝。柝。柝。
徵輪靜。西風勁。一杯清醑澆愁興。離懷弱。香衾薄。
有何紛擾,為誰驚覺。柝。柝。柝。
宋代:
范祖禹
洛社瞻賢躅,書筵繼老成。聲容陪夙昔,論議想平生。
節與盤山峻,名隨沇水清。草堂空舊隱,松月為誰明。
洛社瞻賢躅,書筵繼老成。聲容陪夙昔,論議想平生。
節與盤山峻,名隨沇水清。草堂空舊隱,松月為誰明。
元代:
德祥
顏顏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顔顔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清代:
和瑛
朝渡雅隆江,浮梁乃舟造。山谷為我廬,又入西南奧。
深林蔽天日,人跡真罕到。凜冽刺毛骨,猬縮馬牛踔。
朝渡雅隆江,浮梁乃舟造。山谷為我廬,又入西南奧。
深林蔽天日,人跡真罕到。凜冽刺毛骨,猬縮馬牛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