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中天(詠周靜鏡園池)
壺中天(詠周靜鏡園池)。宋代。張炎。 萬塵自遠,徑松存、仿佛斜川深意。烏石岡邊猶記得,竹里吟安一字。暗葉禽幽,虛闌荷近,暑薄遲花氣。行行且止,枯瓢枝上閑寄。不恨老卻流光,可憐歸未得,翻恨流水。落落嶺頭云尚在,一笑生涯如此。樹老梅荒,山孤人共,隔浦船歸未。劃然長嘯,海風吹下空翠。
[宋代]:張炎
萬塵自遠,徑松存、仿佛斜川深意。烏石岡邊猶記得,竹里吟安一字。暗葉禽幽,虛闌荷近,暑薄遲花氣。行行且止,枯瓢枝上閑寄。
不恨老卻流光,可憐歸未得,翻恨流水。落落嶺頭云尚在,一笑生涯如此。樹老梅荒,山孤人共,隔浦船歸未。劃然長嘯,海風吹下空翠。
萬塵自遠,徑松存、仿佛斜川深意。烏石岡邊猶記得,竹裡吟安一字。暗葉禽幽,虛闌荷近,暑薄遲花氣。行行且止,枯瓢枝上閑寄。
不恨老卻流光,可憐歸未得,翻恨流水。落落嶺頭雲尚在,一笑生涯如此。樹老梅荒,山孤人共,隔浦船歸未。劃然長嘯,海風吹下空翠。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近代:
傅熊湘
二月江南山水路。整整韶華,雅稱嬉游去。終是疏狂留不住。
啼紅止恨清明雨。
二月江南山水路。整整韶華,雅稱嬉遊去。終是疏狂留不住。
啼紅止恨清明雨。
清代:
陳忠平
幾度登臨約未成,偶從雨隙得微晴。煙光色散諸般幻,水鏡天開一線明。
香火終年車絡繹,沙丘亙古棘縱橫。我來不為前途卜,但與閒鷗有舊盟。
幾度登臨約未成,偶從雨隙得微晴。煙光色散諸般幻,水鏡天開一線明。
香火終年車絡繹,沙丘亙古棘縱橫。我來不為前途蔔,但與閒鷗有舊盟。
明代:
王鏊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御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號。
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云高。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禦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號。
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雲高。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
劉蘅
江畔。江畔。獨立昂頭霄漢。秋晴月色凄盛清。催詩試我性靈。靈性。
靈性。水淡煙柔風勁。
江畔。江畔。獨立昂頭霄漢。秋晴月色凄盛清。催詩試我性靈。靈性。
靈性。水淡煙柔風勁。
明代:
李夢陽
時清晝臥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將軍渾是武,曾將三策獻明君。
時清晝臥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將軍渾是武,曾將三策獻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