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屈翁山遠(yuǎn)歸
喜屈翁山遠(yuǎn)歸。清代。陶窳。 傳書聞汝滯邊城,此日歸來感慨增。數(shù)冒嚴(yán)霜行萬里,獨尋荒草拜諸陵。相逢客舍難為淚,自嘆河山不共憑。欲把離憂付流水,高樓同醉酒三升。
[清代]:陶窳
傳書聞汝滯邊城,此日歸來感慨增。數(shù)冒嚴(yán)霜行萬里,獨尋荒草拜諸陵。
相逢客舍難為淚,自嘆河山不共憑。欲把離憂付流水,高樓同醉酒三升。
傳書聞汝滯邊城,此日歸來感慨增。數(shù)冒嚴(yán)霜行萬裡,獨尋荒草拜諸陵。
相逢客舍難為淚,自歎河山不共憑。欲把離憂付流水,高樓同醉酒三升。
唐代·陶窳的簡介
(1657—1719)清湖南巴陵人,原名懋齡,字甄夫,號楚江陶者。晚居南京。初隨父至云南,父死,攜幼弟徒步六千里歸楚。工詩文,精書畫,能篆刻。
...〔
? 陶窳的詩(6篇) 〕
唐代:
張南史
草,草。折宜,看好。滿地生,催人老。金殿玉砌,
荒城古道。青青千里遙,悵悵三春早。每逢南北離別,
乍逐東西傾倒。一身本是山中人,聊與王孫慰懷抱。
草,草。折宜,看好。滿地生,催人老。金殿玉砌,
荒城古道。青青千裡遙,悵悵三春早。每逢南北離別,
乍逐東西傾倒。一身本是山中人,聊與王孫慰懷抱。
:
程濱
路遠(yuǎn)情愁重,秋深夜露寒。零零若淚墮孤鞍。忽憶當(dāng)時初會此橋邊。
路遠(yuǎn)情愁重,秋深夜露寒。零零若淚墮孤鞍。忽憶當(dāng)時初會此橋邊。
宋代:
沈遼
我昔乘興游荊溪,數(shù)訪道人溪水西。道人飄然舍我去,有如白云謝污泥。
我來云間亦未久,惠然相顧攜枯藜。時人莫將老相識,解空第一須菩提。
我昔乘興遊荊溪,數(shù)訪道人溪水西。道人飄然舍我去,有如白雲(yún)謝污泥。
我來雲(yún)間亦未久,惠然相顧攜枯藜。時人莫將老相識,解空第一須菩提。
明代:
皇甫汸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寧知牽世網(wǎng),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云。非關(guān)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甯知牽世網(wǎng),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雲(yún)。非關(guān)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明代:
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后,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shù),盧扁于今有國醫(yī)。尚擬好風(fēng)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後,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shù),盧扁于今有國醫(yī)。尚擬好風(fēng)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明代:
黃省曾
去年愁里客京華,今日逢期不在家。桂醴蘭肴□里奠,遙懸淚眼灑天涯。
去年愁裡客京華,今日逢期不在家。桂醴蘭肴□裡奠,遙懸淚眼灑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