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洞仙歌。近代。陳匪石。 高秋殘夢,掩空庭涼霧。弱柳千條為誰舞。祗無情日月,有美湖山,輕換了、一片斜陽笳鼓。珠簾寒不卷,半榻茶煙,且話巴山舊時雨。涕淚滿江關(guān),曾幾西風(fēng),認(rèn)黃葉、村邊歸路。聽隔院、疏鐘一聲聲,便化作詩心,不成秋緒。
[近代]:陳匪石
高秋殘夢,掩空庭涼霧。弱柳千條為誰舞。祗無情日月,有美湖山,輕換了、一片斜陽笳鼓。
珠簾寒不卷,半榻茶煙,且話巴山舊時雨。涕淚滿江關(guān),曾幾西風(fēng),認(rèn)黃葉、村邊歸路。
聽隔院、疏鐘一聲聲,便化作詩心,不成秋緒。
高秋殘夢,掩空庭涼霧。弱柳千條為誰舞。祗無情日月,有美湖山,輕換了、一片斜陽笳鼓。
珠簾寒不卷,半榻茶煙,且話巴山舊時雨。涕淚滿江關(guān),曾幾西風(fēng),認(rèn)黃葉、村邊歸路。
聽隔院、疏鐘一聲聲,便化作詩心,不成秋緒。
唐代·陳匪石的簡介
陳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號小樹,又號倦鶴。江寧人。早年就讀尊經(jīng)書院,曾隨張次珊學(xué)詞。入同盟會。又隨朱祖謀研究詞學(xué),并入南社,編《七襄》刊物。據(jù)傳譯有《最后一課》(鄭逸梅《南社叢談》)。歷任上海各報記者、中國大學(xué)、華北大學(xué)、中央大學(xué)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編纂。著有《舊時月色齋詩》、《倦鶴近體樂府》、《宋詞舉》、《聲執(zhí)》。
...〔
? 陳匪石的詩(180篇) 〕
明代:
沈周
門前有垂楊,枝葉何靡靡。
飄花欲及地,忽復(fù)因風(fēng)起。
門前有垂楊,枝葉何靡靡。
飄花欲及地,忽複因風(fēng)起。
明代:
陳子壯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云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雲(yún)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宋代:
陳師道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復(fù)高。
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複高。
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
宋代:
楊萬里
暮煙如雨雨如煙,一把珠簾隔遠(yuǎn)山。
簾影漸濃山漸淡,恍然移入畫屏間。
暮煙如雨雨如煙,一把珠簾隔遠(yuǎn)山。
簾影漸濃山漸淡,恍然移入畫屏間。
明代:
謝榛
醉攀楊柳禁城東,別后芳樽不可同。日暮亂云迷遠(yuǎn)道,天涯孤劍倚飛蓬。
任公臺瞰江流近,大姥峰連海色空。虞帝好生當(dāng)此日,遙知閩徼待春風(fēng)。
醉攀楊柳禁城東,別後芳樽不可同。日暮亂雲(yún)迷遠(yuǎn)道,天涯孤劍倚飛蓬。
任公臺瞰江流近,大姥峰連海色空。虞帝好生當(dāng)此日,遙知閩徼待春風(fēng)。
清代:
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牆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