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燭新 賦梅,用清真韻
玉燭新 賦梅,用清真韻。近代。陳衡恪。 小園才雪后。正東閣春回,冷紅妝就。醉霞泛玉,徐凝睇、宛轉(zhuǎn)芳心微漏。停杯憶舊。料寂寞、倚欄時候。煙磧遠(yuǎn)、糝玉胡沙,飄零漫侵歌袖。江南水驛關(guān)情,問解佩歸來,尚能詩否。嬋娟慣斗。愁未穩(wěn)、鏡里暗窺簪瘦。眉邊弄秀。應(yīng)念我、幾番搔首。休更聽、殘笛聲聲,高城夜奏。
[近代]:陳衡恪
小園才雪后。正東閣春回,冷紅妝就。醉霞泛玉,徐凝睇、宛轉(zhuǎn)芳心微漏。
停杯憶舊。料寂寞、倚欄時候。煙磧遠(yuǎn)、糝玉胡沙,飄零漫侵歌袖。
江南水驛關(guān)情,問解佩歸來,尚能詩否。嬋娟慣斗。
愁未穩(wěn)、鏡里暗窺簪瘦。眉邊弄秀。應(yīng)念我、幾番搔首。
休更聽、殘笛聲聲,高城夜奏。
小園才雪後。正東閣春回,冷紅妝就。醉霞泛玉,徐凝睇、宛轉(zhuǎn)芳心微漏。
停杯憶舊。料寂寞、倚欄時候。煙磧遠(yuǎn)、糝玉胡沙,飄零漫侵歌袖。
江南水驛關(guān)情,問解佩歸來,尚能詩否。嬋娟慣鬥。
愁未穩(wěn)、鏡裡暗窺簪瘦。眉邊弄秀。應(yīng)念我、幾番搔首。
休更聽、殘笛聲聲,高城夜奏。
唐代·陳衡恪的簡介
陳衡恪(1876.3.12—1923.9.17),又名陳師曾,號朽道人、槐堂,江西義寧人(今江西省修水縣),著名美術(shù)家、藝術(shù)教育家。陳師曾出身書生門第,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父親是著名詩人陳三立。1902年東渡日本留學(xué),1909年回國,任江西教育司長。從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張謇之邀,至通州師范學(xué)校任教,專授博物課程。1913年又赴長沙第一師范任課,后至北京任編審員之職。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師范學(xué)校、北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北京美術(shù)專門學(xué)校教授。1923年9月為奔母喪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終年僅47歲。
...〔
? 陳衡恪的詩(23篇) 〕
:
曹家達(dá)
遙天擘雲(yún)絮,終朝息塵慮。山頭凍殺雀,夢魂自來去。
清代:
周翼椿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云暗,風(fēng)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雲(yún)暗,風(fēng)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
清代:
劉鶚
城郭荒村處處同,五羊樓觀倚晴空。時平若建麒麟閣,更畫何人第一功?
城郭荒村處處同,五羊樓觀倚晴空。時平若建麒麟閣,更畫何人第一功?
清代:
陳恭尹
雍喈聲已滿朝陽,雛鳳今看起后行。繼世才名徐孝穆,慰親詞賦魯靈光。
楝花風(fēng)里過三楚,荔子香時到五羊。車轍肯來尋負(fù)郭,老生頭白尚能狂。
雍喈聲已滿朝陽,雛鳳今看起後行。繼世才名徐孝穆,慰親詞賦魯靈光。
楝花風(fēng)裡過三楚,荔子香時到五羊。車轍肯來尋負(fù)郭,老生頭白尚能狂。
:
盧青山
于物于人詠訖,剩有空空四壁。壁本匪吾私,幸我以之名室。
沉默,沉默,伴我年年對立。
于物于人詠訖,剩有空空四壁。壁本匪吾私,幸我以之名室。
沉默,沉默,伴我年年對立。
宋代:
史堯弼
群山相望有無間,髣髴三生常往還。
不用張帆越清泚,化身先自遍西山。
群山相望有無間,髣髴三生常往還。
不用張帆越清泚,化身先自遍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