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公書伯夷頌并扎卷
范文正公書伯夷頌并扎卷。宋代。湯炳龍。 退之嘗作《伯夷頌》,綱常更為文章重。小范老子翰墨香,吹醒首陽千古夢。爾來宇宙三百年,劫灰不壞寧非天。姑蘇李侯賢太守,為將手澤歸云玄。因憶右軍修禊敘,智永藏之固其所。今比蕭翼誰賢愚,豪奪何如能樂與。君子于物不留意,好德終然勝好古。劍許徐君自有心,書還孔氏非無故。粟可不食國可辭,較之一紙真毫釐。聞風(fēng)廉立遽如許,信哉圣人百世師。西山之薇何獨(dú)美,向微二子一草耳。東海魯連死猶生,中書馮道生猶死。承平文獻(xiàn)傳至今,品題先后如盍簪。就中何人合愧死,九錫不是夷齊心。
退之嘗作《伯夷頌》,綱常更為文章重。小范老子翰墨香,吹醒首陽千古夢。
爾來宇宙三百年,劫灰不壞寧非天。姑蘇李侯賢太守,為將手澤歸云玄。
因憶右軍修禊敘,智永藏之固其所。今比蕭翼誰賢愚,豪奪何如能樂與。
君子于物不留意,好德終然勝好古。劍許徐君自有心,書還孔氏非無故。
粟可不食國可辭,較之一紙真毫釐。聞風(fēng)廉立遽如許,信哉圣人百世師。
西山之薇何獨(dú)美,向微二子一草耳。東海魯連死猶生,中書馮道生猶死。
承平文獻(xiàn)傳至今,品題先后如盍簪。就中何人合愧死,九錫不是夷齊心。
湯炳龍簡介
唐代·湯炳龍的簡介
炳龍,字子文,其先山(一作丹)陽人。居京口,辟慶元市舶提舉。學(xué)問該博,善談?wù)摚臅褰?jīng)皆有傳注。尤深于《易》,詩歌甚工。晚自號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詩集》。四明戴表元帥初序曰:子文詩肆麗清邃,乃一如丘園書生、山林處士之作。太玉山人俞德鄰宗大序曰:子文詩憫世道之隆污,悼人物之聚散,明時(shí)政之得失,吟詠諷諫,使聞?wù)呓宰阋越洌M徒誇競病事推敲者之為哉!蓋其易直子諒之心閒于中而肆于外者也。年八十馀卒。子垕為紹興路蘭亭書院山長,終都護(hù)府官屬。
...〔 ? 湯炳龍的詩(13篇) 〕猜你喜歡
東行口占 其三
風(fēng)塵三載羽書馳,填海曾聞精衛(wèi)悲。豈意上官專草稿,翻令巷伯嘆南箕。
鑠金祗為招群忌,投杼何當(dāng)慰母疑。行矣帝鄉(xiāng)猶未遠(yuǎn),還勝凝碧望閽時(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