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朱酉生孝廉
贈朱酉生孝廉。清代。潘世恩。 去年花時我入闈,琳瑯萬卷手自披。擬收珊瑚歸鐵網,豈知滄海明珠遺。暗中何必無朱衣,五色到眼終迷離。但憑玉尺定去取,得者固喜失者悲。勸君酒酣且莫悲,蛟龍騰躍會有時。東坡偶然失李廌,永叔畢竟成劉幾。我今奉使日鞅掌,黃金臺畔馳征騑。聞君挾策來京師,一時聲譽滿帝畿。又聞試官得宗匠,駿馬惟有孫陽知。如磁引鐵珀拾芥,好與風雅作總持。道逢九烈不我欺,已將柳汁染子衣。綠肥紅瘦吾當歸,讀君杏苑看花詩。
去年花時我入闈,琳瑯萬卷手自披。擬收珊瑚歸鐵網,豈知滄海明珠遺。
暗中何必無朱衣,五色到眼終迷離。但憑玉尺定去取,得者固喜失者悲。
勸君酒酣且莫悲,蛟龍騰躍會有時。東坡偶然失李廌,永叔畢竟成劉幾。
我今奉使日鞅掌,黃金臺畔馳征騑。聞君挾策來京師,一時聲譽滿帝畿。
又聞試官得宗匠,駿馬惟有孫陽知。如磁引鐵珀拾芥,好與風雅作總持。
道逢九烈不我欺,已將柳汁染子衣。綠肥紅瘦吾當歸,讀君杏苑看花詩。
潘世恩簡介
唐代·潘世恩的簡介
![潘世恩](/d/file/p/100bc3d2af9e427490532170ee23bc4f.jpg)
潘世恩(1769-1854)清朝名臣。初名世輔,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號芝軒,晚號思補老人,室名有真意齋、思補堂、清頌。吳縣潘氏先世為中原人,唐代有潘逢時為歙州刺史,因“居官有惠政,秩滿,父老攀留,遂家于歙”。潘世恩六世祖潘仲蘭自明代起由歙縣北遷,落籍素享“風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譽的蘇州。先撰,嘉慶間歷侍讀、侍講學士、戶部尚書。道光間至英武殿大學士,充上書房總師傅,進太子太傅。為官五十余年,歷事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朝,被稱為“四朝元老”,與堂兄潘世璜、孫潘祖蔭合稱為“蘇州三杰”,著有《恩補齋集》。
...〔 ? 潘世恩的詩(9篇) 〕猜你喜歡
暮春以事詣圓明園趨公既罷因覽西郊形勝最后過澄懷園和內直友人春晚退直詩 其六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
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