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六日記所見
十月十六日記所見。宋代。蘇軾。 風高月暗水云黃,淮陰夜發朝山陽。山陽曉霧如細雨,炯炯初日寒無光。云收霧卷已亭午,有風北來寒欲僵。忽驚飛雹穿戶牖,迅駛不復容遮防。市人顛沛百賈亂,疾雷一聲如頹墻。使君來呼晚置酒,坐定已復日照廊。怳疑所見皆夢寐,百種變怪旋消亡。共言蛟龍厭舊穴,魚鱉隨徙空陂塘。愚儒無知守章句,論說黑白推何祥。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飲此觴。
[宋代]:蘇軾
風高月暗水云黃,淮陰夜發朝山陽。
山陽曉霧如細雨,炯炯初日寒無光。
云收霧卷已亭午,有風北來寒欲僵。
忽驚飛雹穿戶牖,迅駛不復容遮防。
市人顛沛百賈亂,疾雷一聲如頹墻。
使君來呼晚置酒,坐定已復日照廊。
怳疑所見皆夢寐,百種變怪旋消亡。
共言蛟龍厭舊穴,魚鱉隨徙空陂塘。
愚儒無知守章句,論說黑白推何祥。
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飲此觴。
風高月暗水雲黃,淮陰夜發朝山陽。
山陽曉霧如細雨,炯炯初日寒無光。
雲收霧卷已亭午,有風北來寒欲僵。
忽驚飛雹穿戶牖,迅駛不複容遮防。
市人顛沛百賈亂,疾雷一聲如頹牆。
使君來呼晚置酒,坐定已複日照廊。
怳疑所見皆夢寐,百種變怪旋消亡。
共言蛟龍厭舊穴,魚鼈隨徙空陂塘。
愚儒無知守章句,論說黑白推何祥。
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飲此觴。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元代:
袁桷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宋代:
鄭獬
風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
已過落花時節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風吹醉面出南州,兩行紅裙立馬頭。
已過落花時節晚,不須再拜苦相留。
元代:
趙汸
舊游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
舊遊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
宋代:
曹勛
瀰瀰水檻俯橫橋,水面新荷影動搖。
時向青空飛白鷺,不妨悲翠立蘭苕。
瀰瀰水檻俯橫橋,水面新荷影動搖。
時向青空飛白鷺,不妨悲翠立蘭苕。
清代:
鄭獻甫
亭皋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云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
亭臯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雲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
近代:
陳仁德
客館終朝掩幔幃,偶來郊外叩荊扉。田頭覓食群雞逐,水畔銜泥乳燕飛。
油菜新開花似海,柳芽才露葉如錐。果然西蜀風光好,極目天涯盡翠微。
客館終朝掩幔幃,偶來郊外叩荊扉。田頭覓食群雞逐,水畔銜泥乳燕飛。
油菜新開花似海,柳芽才露葉如錐。果然西蜀風光好,極目天涯盡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