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
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宋代。張琬。 維舟得古寺,望遠天四平。晴日暉暉散,晚風泠泠清。危亭下瞰野,層閣高連甍。起望斗與牛,淮海相奔傾。往來誰百年,今昔我平生。悠悠何所寓,臺上多化城。與其逐影死,寧似不鳴烹。咄哉應有止,老矣將安行。中庭柜子落,丈室霜月明。此意竟蕭條,猶然笑安榮。
[宋代]:張琬
維舟得古寺,望遠天四平。晴日暉暉散,晚風泠泠清。
危亭下瞰野,層閣高連甍。起望斗與牛,淮海相奔傾。
往來誰百年,今昔我平生。悠悠何所寓,臺上多化城。
與其逐影死,寧似不鳴烹。咄哉應有止,老矣將安行。
中庭柜子落,丈室霜月明。此意竟蕭條,猶然笑安榮。
維舟得古寺,望遠天四平。晴日暉暉散,晚風泠泠清。
危亭下瞰野,層閣高連甍。起望鬥與牛,淮海相奔傾。
往來誰百年,今昔我平生。悠悠何所寓,臺上多化城。
與其逐影死,甯似不鳴烹。咄哉應有止,老矣將安行。
中庭櫃子落,丈室霜月明。此意竟蕭條,猶然笑安榮。
唐代·張琬的簡介
張琬,字德甫,鄱陽(今江西鄱陽)人(《潛研堂金石跋尾》卷四)。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畫墁集》卷七《郴行錄》)。神宗熙寧八年(一○七五),以著作佐郎同提舉荊湖北路常平事(《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二)。哲宗元祐間通判齊州(《東坡先生全集》卷三九《新差通判齊州張琬可衛尉寺丞制》),遷知秀州。紹圣元年(一○九四),提舉江南東路常平。三年,為福建提點刑獄。元符三年(一一○○),權發遣越州,移陜西提點刑獄?;兆诔鐚幵辏ㄒ灰弧鸲?,為廣南東路轉運判官。今錄詩二首。
...〔
? 張琬的詩(2篇) 〕
明代:
黃廷用
我愛瀛洲侶,簪毫玉殿東。朝陽鳴紫鳳,南國避青驄。
見說戈鋋急,仍聞杼軸空。隨軒題尺牘,計日獻重瞳。
我愛瀛洲侶,簪毫玉殿東。朝陽鳴紫鳳,南國避青驄。
見說戈鋋急,仍聞杼軸空。隨軒題尺牘,計日獻重瞳。
:
張海鷗
丹楓無意鬧春頭,總趁霜華染素秋。裝點山川增氣象,充盈黌舍慰鄉愁。
何人可解飄零意,幾處能盟澹蕩鷗。煙雨樓頭人獨立,憑欄細認越王州。
丹楓無意鬧春頭,總趁霜華染素秋。裝點山川增氣象,充盈黌舍慰鄉愁。
何人可解飄零意,幾處能盟澹蕩鷗。煙雨樓頭人獨立,憑欄細認越王州。
:
歐大任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
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云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里,竹林何日一追攀。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
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雲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裡,竹林何日一追攀。
清代:
易順鼎
柳家井畔,感傳書無路。霧閣荒唐吊龍女。便一枝、橫竹吹入湖煙,平波上、驚起老魚秋舞。
下界忒無聊,我勸銀蟾,飛到人間最空處。身世玉壺中,詩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風露。
柳家井畔,感傳書無路。霧閣荒唐吊龍女。便一枝、橫竹吹入湖煙,平波上、驚起老魚秋舞。
下界忒無聊,我勸銀蟾,飛到人間最空處。身世玉壺中,詩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風露。
:
王洪
殿閣青霄迥,山川紫氣高。門開天上日,地壓海中鰲。
響徹蒼龍管,□傳碧甕醪。共歡千載遇,登賞總忘勞。
殿閣青霄迥,山川紫氣高。門開天上日,地壓海中鰲。
響徹蒼龍管,□傳碧甕醪。共歡千載遇,登賞總忘勞。
明代:
于慎行
沈香亭北醉多時,霜后依然絕代姿。道是經秋渾不解,先春早發向陽枝。
沈香亭北醉多時,霜後依然絕代姿。道是經秋渾不解,先春早發向陽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