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五馬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歸偶作
陪五馬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歸偶作。宋代。李彌遜。 鳥烏聲樂報新晴,起覓鄰翁作隊行。愛日葵心傾爛漫,尋春蝶夢去縱橫。人歸高屋山逾碧,船到平灘月已生。客里不諳風景好,欲將此夕并登瀛。
[宋代]:李彌遜
鳥烏聲樂報新晴,起覓鄰翁作隊行。
愛日葵心傾爛漫,尋春蝶夢去縱橫。
人歸高屋山逾碧,船到平灘月已生。
客里不諳風景好,欲將此夕并登瀛。
鳥烏聲樂報新晴,起覓鄰翁作隊行。
愛日葵心傾爛漫,尋春蝶夢去縱橫。
人歸高屋山逾碧,船到平灘月已生。
客裡不諳風景好,欲將此夕并登瀛。
唐代·李彌遜的簡介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
? 李彌遜的詩(498篇) 〕
清代:
王孫蔚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
江源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里目,思鄉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裡目,思鄉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