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君自陜及門謁與書偕聊成短篇以答來貺
雷君自陜及門謁與書偕聊成短篇以答來貺。宋代。強至。 一官偶來泗,舉動畏謗嘲。萬事不掛齒,終日口欲膠。所學未信時,尤欲密斂包。賢者或我顧,未免談屢交。雷侯將家子,而至自陜郊。踵門貺予書,享饋煩弦匏。始見氣頗勁,既語理不肴。愛子欲子薦,言畢徒啁啁。托蔭須高林,而乃依寸茅。盍行游鉅公,一言變魚蛟。
[宋代]:強至
一官偶來泗,舉動畏謗嘲。
萬事不掛齒,終日口欲膠。
所學未信時,尤欲密斂包。
賢者或我顧,未免談屢交。
雷侯將家子,而至自陜郊。
踵門貺予書,享饋煩弦匏。
始見氣頗勁,既語理不肴。
愛子欲子薦,言畢徒啁啁。
托蔭須高林,而乃依寸茅。
盍行游鉅公,一言變魚蛟。
一官偶來泗,舉動畏謗嘲。
萬事不掛齒,終日口欲膠。
所學未信時,尤欲密斂包。
賢者或我顧,未免談屢交。
雷侯將家子,而至自陝郊。
踵門貺予書,享饋煩弦匏。
始見氣頗勁,既語理不肴。
愛子欲子薦,言畢徒啁啁。
托蔭須高林,而乃依寸茅。
盍行遊鉅公,一言變魚蛟。
唐代·強至的簡介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
? 強至的詩(527篇) 〕
明代:
張天賦
掃卻蒼苔坐滿磯,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
掃卻蒼苔坐滿磯,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
:
顏峻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
元代:
楊維楨
太原李,繼忠襄。京兆李,王咸陽。唇齒相依勢相望,搆讒煽虛撼金床。
王綱偏,圯弗攑,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徵兵關中伐太原。
太原李,繼忠襄。京兆李,王鹹陽。唇齒相依勢相望,搆讒煽虛撼金床。
王綱偏,圯弗攑,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徵兵關中伐太原。
:
高深
滕王何在。悄不見、歌容舞態。有閣外、西山幾點,檻外長江一帶。
秖共他、少年王郎,憑闌感嘆無聊賴。卻客底逢歡,尊前得句,序出風流佳槩。
滕王何在。悄不見、歌容舞態。有閣外、西山幾點,檻外長江一帶。
秖共他、少年王郎,憑闌感歎無聊賴。卻客底逢歡,尊前得句,序出風流佳槩。
明代:
王翱
憶昔趨朝著紫衣,宮花汗漫柳依稀。
尋思浦口珠何在,轉覺蕉中鹿已非。
憶昔趨朝著紫衣,宮花汗漫柳依稀。
尋思浦口珠何在,轉覺蕉中鹿已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