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
沛縣。明代。歸有光。 泗水抱城堙,東去日潾潾。豐沛至今存,漢事已千春。嗟我亦何為,獨嘆往來頻。封侯不可期,白日坐沉淪。每見沛父老,旅行泗水濱。空傳泗水亭,井邑疑未真。城外綠楊柳,高簾懸風塵。猶有賣酒家,王媼幾世親。高廟神靈在,英雄卻笑人。
[明代]:歸有光
泗水抱城堙,東去日潾潾。
豐沛至今存,漢事已千春。
嗟我亦何為,獨嘆往來頻。
封侯不可期,白日坐沉淪。
每見沛父老,旅行泗水濱。
空傳泗水亭,井邑疑未真。
城外綠楊柳,高簾懸風塵。
猶有賣酒家,王媼幾世親。
高廟神靈在,英雄卻笑人。
泗水抱城堙,東去日潾潾。
豐沛至今存,漢事已千春。
嗟我亦何為,獨歎往來頻。
封侯不可期,白日坐沉淪。
每見沛父老,旅行泗水濱。
空傳泗水亭,井邑疑未真。
城外綠楊柳,高簾懸風塵。
猶有賣酒家,王媼幾世親。
高廟神靈在,英雄卻笑人。
唐代·歸有光的簡介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 歸有光的詩(125篇) 〕
明代:
朱同
荷鋤欲訪祥云谷,云出天涯晝寂寥。擬念過從知姓字,秋聲何處有色蕉。
荷鋤欲訪祥雲谷,雲出天涯晝寂寥。擬念過從知姓字,秋聲何處有色蕉。
宋代:
王稱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圣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聖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宋代:
徐鈞
王郎百萬肆憑陵,誰集漁陽上谷兵。
一剪妖氛河北定,中興從此創基成。
王郎百萬肆憑陵,誰集漁陽上谷兵。
一剪妖氛河北定,中興從此創基成。
明代:
殷序
石門我來不厭頻,悠然欲酌還自酌。千崖冥冥送雨來,萬木紛紛向人落。
丹邱已會煩青鳥,青田猶未見元鶴。句漏小住亦多時,便欲從此凌寥廓。
石門我來不厭頻,悠然欲酌還自酌。千崖冥冥送雨來,萬木紛紛向人落。
丹邱已會煩青鳥,青田猶未見元鶴。句漏小住亦多時,便欲從此淩寥廓。
宋代:
晁補之
誰榜鈴齋作面山,晦明終日卷簾看。
賦成夜燭才銷寸,衙退朝曦未半竿。
誰榜鈴齋作面山,晦明終日卷簾看。
賦成夜燭才銷寸,衙退朝曦未半竿。
明代:
李夢陽
嚴冬萬卉寂,苜吹迥添愁。嶺日微含照,川云半逆流。
頻齋忘肉味,乍冷覓羔裘。差勝山陰夜,能孤訪戴游。
嚴冬萬卉寂,苜吹迥添愁。嶺日微含照,川雲半逆流。
頻齋忘肉味,乍冷覓羔裘。差勝山陰夜,能孤訪戴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