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前宜春理徐茂吳
送前宜春理徐茂吳。明代。湯顯祖。 西湖徐君美如此,眇眇東來渡江水。微飚木葉江波生,皓露芙蓉秋色死。秋色連山客早悲,倍憶離鴻江月時。舊郡鈐陽醉煙柳,動道宜春春不宜。豫章城西江水滿,片雨疏花石蘭館。獻賦誰知錦組文,題書直道珠盈碗。一別蒼洲間白云,金臺暑路忽逢君。祗合飛冤填北海,那堪解慍出南薰。芳皋冪辭青敔,及子風流度江左。孤亭水樹別留人,別道煙霞須著我。我邊知我若逢君,卿處相卿自有人。無事南湖催送槳,扁舟小婦好隨身。莫嫌小婦恒隨從,茗碗香壚朝夕供。風雨離騷秋暮行,荃蘭墨妙連舟重。去去西湖簫鼓陳,香絲艷粉逐年新。不惜風流頻取醉,君來看見六朝人。
[明代]:湯顯祖
西湖徐君美如此,眇眇東來渡江水。
微飚木葉江波生,皓露芙蓉秋色死。
秋色連山客早悲,倍憶離鴻江月時。
舊郡鈐陽醉煙柳,動道宜春春不宜。
豫章城西江水滿,片雨疏花石蘭館。
獻賦誰知錦組文,題書直道珠盈碗。
一別蒼洲間白云,金臺暑路忽逢君。
祗合飛冤填北海,那堪解慍出南薰。
芳皋冪辭青敔,及子風流度江左。
孤亭水樹別留人,別道煙霞須著我。
我邊知我若逢君,卿處相卿自有人。
無事南湖催送槳,扁舟小婦好隨身。
莫嫌小婦恒隨從,茗碗香壚朝夕供。
風雨離騷秋暮行,荃蘭墨妙連舟重。
去去西湖簫鼓陳,香絲艷粉逐年新。
不惜風流頻取醉,君來看見六朝人。
西湖徐君美如此,眇眇東來渡江水。
微飚木葉江波生,皓露芙蓉秋色死。
秋色連山客早悲,倍憶離鴻江月時。
舊郡鈐陽醉煙柳,動道宜春春不宜。
豫章城西江水滿,片雨疏花石蘭館。
獻賦誰知錦組文,題書直道珠盈碗。
一別蒼洲間白雲,金臺暑路忽逢君。
祗合飛冤填北海,那堪解慍出南薰。
芳臯冪辭青敔,及子風流度江左。
孤亭水樹別留人,別道煙霞須著我。
我邊知我若逢君,卿處相卿自有人。
無事南湖催送槳,扁舟小婦好隨身。
莫嫌小婦恒隨從,茗碗香壚朝夕供。
風雨離騷秋暮行,荃蘭墨妙連舟重。
去去西湖簫鼓陳,香絲豔粉逐年新。
不惜風流頻取醉,君來看見六朝人。
唐代·湯顯祖的簡介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
? 湯顯祖的詩(131篇) 〕
宋代:
晁補之
金蘭況同心,莫樂心相知。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絲看煮繭吐,士聽憤悱語。竹馬非妙齡,美人恐遲暮。
金蘭況同心,莫樂心相知。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絲看煮繭吐,士聽憤悱語。竹馬非妙齡,美人恐遲暮。
:
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清代:
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幹。
宋代:
文彥博
渴望甘膏蘇旱歲,日趨祠廟罄虔祈。春風也解相欺罔,鼓扇楊花學雪飛。
渴望甘膏蘇旱歲,日趨祠廟罄虔祈。春風也解相欺罔,鼓扇楊花學雪飛。
明代:
鄭真
水郭人家處處幽,太平久已息邊籌。箜篌曲奏虹橋月,刁斗聲傳雉堞秋。
展席恍驚珠露滴,據床遙指玉繩流。封書欲寄南飛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水郭人家處處幽,太平久已息邊籌。箜篌曲奏虹橋月,刁鬥聲傳雉堞秋。
展席恍驚珠露滴,據床遙指玉繩流。封書欲寄南飛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宋代:
許棐
麾節交迎出帝城,滿朝皆羨板輿榮。一州暫輟春風暖,八郡同瞻霽月明。
吳苑鶯花新管領,秦溪桃李舊生成。應憐倦臥寒窗者,煮藥爐邊聽雪聲。
麾節交迎出帝城,滿朝皆羨闆輿榮。一州暫輟春風暖,八郡同瞻霽月明。
吳苑鶯花新管領,秦溪桃李舊生成。應憐倦臥寒窗者,煮藥爐邊聽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