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張果先生
謁張果先生。唐代。李頎。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計。自說軒轅師,于今幾千歲。寓游城郭里,浪跡希夷際。應物云無心,逢時舟不系。餐霞斷火粒,野服兼荷制。白雪凈肌膚,青松養身世。韜精殊豹隱,煉骨同蟬蛻。忽去不知誰,偶來寧有契。二儀齊壽考,六合隨休憩。彭聃猶嬰孩,松期且微細。嘗聞穆天子,更憶漢皇帝。親屈萬乘尊,將窮四海裔。車徒遍草木,錦帛招談說。八駿空往還,三山轉虧蔽。吾君感至德,玄老欣來詣。受箓金殿開,清齋玉堂閉。笙歌迎拜首,羽帳崇嚴衛。禁柳垂香爐,宮花拂仙袂。祈年寶祚廣,致福蒼生惠。何必待龍髯,鼎成方取濟。
[唐代]:李頎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計。自說軒轅師,于今幾千歲。
寓游城郭里,浪跡希夷際。應物云無心,逢時舟不系。
餐霞斷火粒,野服兼荷制。白雪凈肌膚,青松養身世。
韜精殊豹隱,煉骨同蟬蛻。忽去不知誰,偶來寧有契。
二儀齊壽考,六合隨休憩。彭聃猶嬰孩,松期且微細。
嘗聞穆天子,更憶漢皇帝。親屈萬乘尊,將窮四海裔。
車徒遍草木,錦帛招談說。八駿空往還,三山轉虧蔽。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來詣。受箓金殿開,清齋玉堂閉。
笙歌迎拜首,羽帳崇嚴衛。禁柳垂香爐,宮花拂仙袂。
祈年寶祚廣,致福蒼生惠。何必待龍髯,鼎成方取濟。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計。自說軒轅師,于今幾千歲。
寓遊城郭裡,浪跡希夷際。應物雲無心,逢時舟不系。
餐霞斷火粒,野服兼荷制。白雪淨肌膚,青松養身世。
韜精殊豹隱,煉骨同蟬蛻。忽去不知誰,偶來甯有契。
二儀齊壽考,六合隨休憩。彭聃猶嬰孩,松期且微細。
嘗聞穆天子,更憶漢皇帝。親屈萬乘尊,將窮四海裔。
車徒遍草木,錦帛招談說。八駿空往還,三山轉虧蔽。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來詣。受箓金殿開,清齋玉堂閉。
笙歌迎拜首,羽帳崇嚴衛。禁柳垂香爐,宮花拂仙袂。
祈年寶祚廣,緻福蒼生惠。何必待龍髯,鼎成方取濟。
唐代·李頎的簡介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 李頎的詩(135篇) 〕
:
谷海鷹
無奈清宵輾轉思。頻敲殘韻譜新詞。聆風擬續招魂賦,織夢猶拈斷藕絲。
花未晚,蝶何遲。相逢恰是別離時。九天縱乞靈芝草,爭療紅顏刻骨癡。
無奈清宵輾轉思。頻敲殘韻譜新詞。聆風擬續招魂賦,織夢猶拈斷藕絲。
花未晚,蝶何遲。相逢恰是別離時。九天縱乞靈芝草,爭療紅顔刻骨癡。
宋代:
王義山
癖到膏盲藥不醫,把泉煮石煉成詩。
齒根更著雪來嚼,吟過海關又一奇。
癖到膏盲藥不醫,把泉煮石煉成詩。
齒根更著雪來嚼,吟過海關又一奇。
清代:
汪錚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
慷慨停孤棹,登臨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蘄王。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
慷慨停孤棹,登臨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蘄王。
宋代:
釋普濟
瘦骨棱層一擔夫,幾年寥落在江湖。
面皮捩轉無人識,有甚閑名上祖圖。
瘦骨棱層一擔夫,幾年寥落在江湖。
面皮捩轉無人識,有甚閑名上祖圖。
宋代:
周紫芝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雲,悵懷思宰木。
雲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