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中書作)
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中書作)。唐代。李德裕。 昔聞羊叔子,茅屋在東渠。豈不念歸路,徘徊畏簡書。乃知軒冕客,自與田園疏。歿世有遺恨,精誠何所如。嗟予寡時用,夙志在林閭。雖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清泉繞舍下,修竹蔭庭除。幽徑松蓋密,小池蓮葉初。從來有好鳥,近復躍鰷魚。少室映川陸,鳴皋對蓬廬。張何舊寮寀,相勉在懸輿。常恐似伯玉,瞻前慚魏舒。
[唐代]:李德裕
昔聞羊叔子,茅屋在東渠。豈不念歸路,徘徊畏簡書。
乃知軒冕客,自與田園疏。歿世有遺恨,精誠何所如。
嗟予寡時用,夙志在林閭。雖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繞舍下,修竹蔭庭除。幽徑松蓋密,小池蓮葉初。
從來有好鳥,近復躍鰷魚。少室映川陸,鳴皋對蓬廬。
張何舊寮寀,相勉在懸輿。常恐似伯玉,瞻前慚魏舒。
昔聞羊叔子,茅屋在東渠。豈不念歸路,徘徊畏簡書。
乃知軒冕客,自與田園疏。歿世有遺恨,精誠何所如。
嗟予寡時用,夙志在林閭。雖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繞舍下,修竹蔭庭除。幽徑松蓋密,小池蓮葉初。
從來有好鳥,近複躍鰷魚。少室映川陸,鳴臯對蓬廬。
張何舊寮寀,相勉在懸輿。常恐似伯玉,瞻前慚魏舒。
唐代·李德裕的簡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
? 李德裕的詩(168篇) 〕
清代:
楊玉銜
今朝無酒算遣愁。酒多時、防化淚流。感身世、浮沈事,問前程、波沒白鷗。
幽棲莫笑蝸廬小,似蒼茫、煙海系舟。待認定、蓬萊路,借仙人、黃鶴漫游。
今朝無酒算遣愁。酒多時、防化淚流。感身世、浮沈事,問前程、波沒白鷗。
幽棲莫笑蝸廬小,似蒼茫、煙海系舟。待認定、蓬萊路,借仙人、黃鶴漫遊。
元代:
楊載
圣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
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隨日播,公道應時開。
聖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
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隨日播,公道應時開。
:
黎景義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卜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蔔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唐代:
王質
我性愛風竹,歷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時聞雁翩翩。未能叫云月,而我獨不眠。
我性愛風竹,曆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時聞雁翩翩。未能叫雲月,而我獨不眠。
唐代:
方干
三世精能舉世無,筆端狼藉見功夫。添來勢逸陰崖黑,
潑處痕輕灌木枯。垂地寒云吞大漠,過江春雨入全吳。
蘭堂坐久心彌惑,不道山川是畫圖。
三世精能舉世無,筆端狼藉見功夫。添來勢逸陰崖黑,
潑處痕輕灌木枯。垂地寒雲吞大漠,過江春雨入全吳。
蘭堂坐久心彌惑,不道山川是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