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四十首 其十三 酬漂母
讀《史記》四十首 其十三 酬漂母。清代。張晉。 王孫落魄無知者,手把長竿釣城下。城邊漂母哀王孫,每日相逢進一餐。丈夫得食母意畢,豈望將來更報恩。釣竿一擲仗劍走,龍變云蒸駭九有。錦衣此日歸故鄉,獨奉千金酬漂母。貧賤英雄最可憐,肯因富貴忘當年。區區一飯尚如此,推食解衣何待言。君不見,南昌亭長小人也,召見猶蒙賜百錢。
[清代]:張晉
王孫落魄無知者,手把長竿釣城下。城邊漂母哀王孫,每日相逢進一餐。
丈夫得食母意畢,豈望將來更報恩。釣竿一擲仗劍走,龍變云蒸駭九有。
錦衣此日歸故鄉,獨奉千金酬漂母。貧賤英雄最可憐,肯因富貴忘當年。
區區一飯尚如此,推食解衣何待言。君不見,南昌亭長小人也,召見猶蒙賜百錢。
王孫落魄無知者,手把長竿釣城下。城邊漂母哀王孫,每日相逢進一餐。
丈夫得食母意畢,豈望將來更報恩。釣竿一擲仗劍走,龍變雲蒸駭九有。
錦衣此日歸故鄉,獨奉千金酬漂母。貧賤英雄最可憐,肯因富貴忘當年。
區區一飯尚如此,推食解衣何待言。君不見,南昌亭長小人也,召見猶蒙賜百錢。
唐代·張晉的簡介
山西陽城人,字雋三。諸生。工詩,長于七古。足跡半天下,后落拓以死。有《艷雪堂詩集》。
...〔
? 張晉的詩(252篇) 〕
明代:
謝元汴
敢以批鱗筆,來探江上珠。流多興廢事,寫出霸王圖。
黃纛蠻君貴,牂牁漢跡孤。不須臨碣石,炎澥小蓬壺。
敢以批鱗筆,來探江上珠。流多興廢事,寫出霸王圖。
黃纛蠻君貴,牂牁漢跡孤。不須臨碣石,炎澥小蓬壺。
兩漢:
佚名
一丘一壑。野鶴孤云隨處樂。篆帶紗巾。且與筠莊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風生千古意。壽慶年年。長在新秋六日前。
一丘一壑。野鶴孤雲隨處樂。篆帶紗巾。且與筠莊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風生千古意。壽慶年年。長在新秋六日前。
宋代:
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明代:
方孝孺
周道昔淪喪,鳳鳥收其聲。紛紛徇世士,各以智術鳴。
仲舒起西都,蜀漢有孔明。下帷談正誼,濡走濟群生。
周道昔淪喪,鳳鳥收其聲。紛紛徇世士,各以智術鳴。
仲舒起西都,蜀漢有孔明。下帷談正誼,濡走濟群生。
唐代:
韓愈
天下兵又動,太平竟何時。訏謨者誰子,無乃失所宜。
前年關中旱,閭井多死饑。去歲東郡水,生民為流尸。
上天不虛應,禍福各有隨。我欲進短策,無由至彤墀。
天下兵又動,太平竟何時。訏謨者誰子,無乃失所宜。
前年關中旱,閭井多死饑。去歲東郡水,生民為流屍。
上天不虛應,禍福各有隨。我欲進短策,無由至彤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