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李聃孫石梁圖歌示八弟
姚江李聃孫石梁圖歌示八弟。清代。萬斯大。 十日畫水五日石,王宰始肯留真跡。自從少陵為此言,詞人誦之常嘖嘖。吾觀李老《石梁圖》,揮毫落紙成頃刻。意酣興盡何淋漓,筆墨蕭閑殊自得。乃知論畫當論人,不在從容與促迫。其人讀書風流士,下筆自饒煙霞色。假使胸藏一點塵,終年操筆亦何益?吾嘗持此論畫師,不意于今乃得之。石梁掛在秋天上,萬仞危峰積一絲。偏袒衲子何為者,卻向梁間足倒垂。山邊石溜胸前瀉,日畔秋云頂上飛。自憐赤城足未到,何緣此日登其崖。松風謖謖竦毛發,澗水泠泠清心脾。八郎勸我珍此畫,世間奇物原無價。月下風前試一看,泉聲石色幾驚詫。我詩汗漫不足存,今時畫師誰喜聞。山間澤畔有知己,留待他年子細論。
[清代]:萬斯大
十日畫水五日石,王宰始肯留真跡。自從少陵為此言,詞人誦之常嘖嘖。
吾觀李老《石梁圖》,揮毫落紙成頃刻。意酣興盡何淋漓,筆墨蕭閑殊自得。
乃知論畫當論人,不在從容與促迫。其人讀書風流士,下筆自饒煙霞色。
假使胸藏一點塵,終年操筆亦何益?吾嘗持此論畫師,不意于今乃得之。
石梁掛在秋天上,萬仞危峰積一絲。偏袒衲子何為者,卻向梁間足倒垂。
山邊石溜胸前瀉,日畔秋云頂上飛。自憐赤城足未到,何緣此日登其崖。
松風謖謖竦毛發,澗水泠泠清心脾。八郎勸我珍此畫,世間奇物原無價。
月下風前試一看,泉聲石色幾驚詫。我詩汗漫不足存,今時畫師誰喜聞。
山間澤畔有知己,留待他年子細論。
十日畫水五日石,王宰始肯留真跡。自從少陵為此言,詞人誦之常嘖嘖。
吾觀李老《石梁圖》,揮毫落紙成頃刻。意酣興盡何淋漓,筆墨蕭閑殊自得。
乃知論畫當論人,不在從容與促迫。其人讀書風流士,下筆自饒煙霞色。
假使胸藏一點塵,終年操筆亦何益?吾嘗持此論畫師,不意于今乃得之。
石梁掛在秋天上,萬仞危峰積一絲。偏袒衲子何為者,卻向梁間足倒垂。
山邊石溜胸前瀉,日畔秋雲頂上飛。自憐赤城足未到,何緣此日登其崖。
松風謖謖竦毛發,澗水泠泠清心脾。八郎勸我珍此畫,世間奇物原無價。
月下風前試一看,泉聲石色幾驚詫。我詩汗漫不足存,今時畫師誰喜聞。
山間澤畔有知己,留待他年子細論。
唐代·萬斯大的簡介
(1633—1683)浙江鄞縣人,字充宗,晚號跛翁,學者稱褐夫先生。萬斯同兄。不應清朝科舉。精通經學,以為非通諸經則不能通一經,非悟傳注之失則不能通經,非以經釋經則無由悟傳注之失。尤精《春秋》、《三禮》,融會諸家,不拘漢、宋。懷疑《周禮》非周公所作,而系后人偽托。有《學禮質疑》、《周官辨非》、《儀禮商》、《禮記偶箋》、《學春秋隨筆》等。
...〔
? 萬斯大的詩(1篇) 〕
明代:
王世貞
脫屣平原客,振衣燕昭臺。吾人實龍矯,白日天崔嵬。
廣陸奏清商,悲風四垂來。俯仰狎世觀,一二當中懷。
脫屣平原客,振衣燕昭臺。吾人實龍矯,白日天崔嵬。
廣陸奏清商,悲風四垂來。俯仰狎世觀,一二當中懷。
明代:
楊起元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復斯來,甫田昔為佃。
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複斯來,甫田昔為佃。
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
元代:
吳景奎
毗贊儀曹覲九關,南從宰屬綴鹓班。庾樓月上偕僚佐,郎省星移鎮獠蠻。
葉落洞庭秋雨后,書來吳會莫云間。陰陰官柳相迎送,天驥催歸十二閑。
毗贊儀曹覲九關,南從宰屬綴鹓班。庾樓月上偕僚佐,郎省星移鎮獠蠻。
葉落洞庭秋雨後,書來吳會莫雲間。陰陰官柳相迎送,天驥催歸十二閑。
宋代:
趙蕃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清代:
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明代:
林光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
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只游嬉。行云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
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隻遊嬉。行雲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