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其七 荅友
金縷曲 其七 荅友。清代。黃鈞宰。 天氣清于洗,恰將些,愁絲恨縷,沁人心里。當日情懷今后事,細想從何說起。便說也,無人聽矣,放眼天池真咫尺,問何時,才作飛鵬徙,有志者,那能已。年來我已心如水,但如何,人閑恨事,都無料理。只有文章遭挫折,還是傷心馀事,獨不見,如君壯志。酒后酣歌揮淚語,十年前,自負奇男子,怎潦倒,竟如此。
[清代]:黃鈞宰
天氣清于洗,恰將些,愁絲恨縷,沁人心里。當日情懷今后事,細想從何說起。
便說也,無人聽矣,放眼天池真咫尺,問何時,才作飛鵬徙,有志者,那能已。
年來我已心如水,但如何,人閑恨事,都無料理。只有文章遭挫折,還是傷心馀事,獨不見,如君壯志。
酒后酣歌揮淚語,十年前,自負奇男子,怎潦倒,竟如此。
天氣清于洗,恰將些,愁絲恨縷,沁人心裡。當日情懷今後事,細想從何說起。
便說也,無人聽矣,放眼天池真咫尺,問何時,才作飛鵬徙,有志者,那能已。
年來我已心如水,但如何,人閑恨事,都無料理。隻有文章遭挫折,還是傷心馀事,獨不見,如君壯志。
酒後酣歌揮淚語,十年前,自負奇男子,怎潦倒,竟如此。
唐代·黃鈞宰的簡介
1826-1895年,一名振鈞,字宰平,缽池山農,別號天河生,江蘇淮安人。他“性好詞賦而不樂制藝”,“一生偃蹇不遇,”中年喪偶,益佗祭,不自聊。”著有《比玉樓傳奇四種》,其一《十二紅》為揭露南河總督署的積弊而作,針砭甚力,也最著名;《金壺七墨》記游幕期間之親見親聞,保存了一些有關鴉片戰爭的珍貴史料,是著名筆記,論者以為“作小說觀可,作子書觀,作史書觀,作經書觀亦無不可。”又有《比玉樓遺稿》、《談兵錄》等。
...〔
? 黃鈞宰的詩(76篇) 〕
明代:
徐溥
賢哉三謝后,分命守開州。卓犖才聲重,循良政績優。
論交當早歲,惜別已深秋。五馬馳官道,雙旌指驛樓。
賢哉三謝後,分命守開州。卓犖才聲重,循良政績優。
論交當早歲,惜別已深秋。五馬馳官道,雙旌指驛樓。
明代:
王恭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
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
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
黃侃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清秋節。一紀重來情緒別。
蘆花替我頭如雪。
波上殘陽紅萬疊。小得勾留,不負清秋節。一紀重來情緒別。
蘆花替我頭如雪。
宋代:
蘇泂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
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
兩山正作修眉綠,一水猶如疋練橫。
竟日書窗覽今古,幾年人世少豪英。
元代:
趙汸
舊游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
舊遊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