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千林嫩葉始藏鶯
賦得千林嫩葉始藏鶯。清代。楊士芳。 萬戶千門外,芳林列幾行。葉方滋雨嫩,鶯始帶煙藏。深處棲宜穩(wěn),高枝借不妨。縷疏晴更翠,巢暗午猶涼。玉樹新遮碧,金衣半露黃。春教舒錦幄,調欲譜銀簧。繞屋陰仍淺,遷喬愿早償。乘時來奮翼,鸞鳳并翱翔。
[清代]:楊士芳
萬戶千門外,芳林列幾行。葉方滋雨嫩,鶯始帶煙藏。
深處棲宜穩(wěn),高枝借不妨。縷疏晴更翠,巢暗午猶涼。
玉樹新遮碧,金衣半露黃。春教舒錦幄,調欲譜銀簧。
繞屋陰仍淺,遷喬愿早償。乘時來奮翼,鸞鳳并翱翔。
萬戶千門外,芳林列幾行。葉方滋雨嫩,鶯始帶煙藏。
深處棲宜穩(wěn),高枝借不妨。縷疏晴更翠,巢暗午猶涼。
玉樹新遮碧,金衣半露黃。春教舒錦幄,調欲譜銀簧。
繞屋陰仍淺,遷喬願早償。乘時來奮翼,鸞鳳并翺翔。
唐代·楊士芳的簡介
楊士芳(1826年-1903年),字蘭如,福建省臺灣府噶瑪蘭廳(今臺灣宜蘭縣宜蘭市)人,曾中清朝進士,臺灣日治時期,任宜蘭廳參事。同治元年(1862年)鄉(xiāng)試中舉人,同治七年(1868年)中三甲一百一十八名進士,殿試欽點浙江省即用知縣,加同知五品官銜。不久因母喪丁憂,未能赴任。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之后,日軍欲利用楊士芳的聲望,平定各地反抗,特任命其為救民局委員,參與防備。次年(1896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楊士芳出任宜蘭廳參事,翌年獲佩紳章。卒于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一月十日,享年七十有八。
...〔
? 楊士芳的詩(4篇) 〕
明代:
羅洪先
與君重識面,居然見幽情。如何二仲子,獨高千載名。
急雨春江白,深林野鸛鳴。此時憐把袂,翻畏棹歌聲。
與君重識面,居然見幽情。如何二仲子,獨高千載名。
急雨春江白,深林野鸛鳴。此時憐把袂,翻畏棹歌聲。
清代:
呂兆麒
沈醉西風有底愁,冰輪重見月如鉤。爐藏桂燼香猶爇,鐙灺蘭缸焰未收。
可憶婿鄉(xiāng)騎竹馬,難從童阜問金牛。輸他意緒澄于水,靜夜吟詩獨倚樓。
沈醉西風有底愁,冰輪重見月如鈎。爐藏桂燼香猶爇,鐙灺蘭缸焰未收。
可憶婿鄉(xiāng)騎竹馬,難從童阜問金牛。輸他意緒澄于水,靜夜吟詩獨倚樓。
近代:
劉咸滎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嘆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jīng)讀罷鬩墻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歎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jīng)讀罷鬩牆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
釋宗杲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報,萬年松上一枝藤。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聖恩何以報,萬年松上一枝藤。
唐代:
韓翃
到來心自足,不見亦相親。說法思居士,忘機憶丈人。
微風吹藥案,晴日照茶巾。幽興殊未盡,東城飛暮塵。
到來心自足,不見亦相親。說法思居士,忘機憶丈人。
微風吹藥案,晴日照茶巾。幽興殊未盡,東城飛暮塵。
清代:
張問陶
客里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
欲死悲囊粟,無才負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
客裡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
欲死悲囊粟,無才負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