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道德
紀道德。唐代。杜光庭。 道,德。清虛,玄默。生帝先,為圣則。聽之不聞,摶之不得。至德本無為,人中多自惑。在洗心而息慮,亦知白而守黑。百姓日用而不知,上士勤行而必克。既鼓鑄于乾坤品物,信充仞乎東西南北。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以心體之者為四海之主,以身彎之者為萬夫之特。有皓齒青娥者為伐命之斧,蘊奇謀廣智者為盜國之賊。曾未若軒后順風兮清靜自化,曾未若皋陶邁種兮溫恭允塞。故可以越圓清方濁兮不始不終,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國。豈不聞乎天地于道德也無以清寧,豈不聞乎道德于天地也有逾繩墨。語不云乎仲尼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所以垂萬古歷百王不敢離之于頃刻。
[唐代]:杜光庭
道,德。清虛,玄默。生帝先,為圣則。聽之不聞,
摶之不得。至德本無為,人中多自惑。在洗心而息慮,
亦知白而守黑。百姓日用而不知,上士勤行而必克。
既鼓鑄于乾坤品物,信充仞乎東西南北。
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
以心體之者為四海之主,以身彎之者為萬夫之特。
有皓齒青娥者為伐命之斧,蘊奇謀廣智者為盜國之賊。
曾未若軒后順風兮清靜自化,曾未若皋陶邁種兮溫恭允塞。
故可以越圓清方濁兮不始不終,
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國。
豈不聞乎天地于道德也無以清寧,
豈不聞乎道德于天地也有逾繩墨。
語不云乎仲尼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
所以垂萬古歷百王不敢離之于頃刻。
道,德。清虛,玄默。生帝先,為聖則。聽之不聞,
摶之不得。至德本無為,人中多自惑。在洗心而息慮,
亦知白而守黑。百姓日用而不知,上士勤行而必克。
既鼓鑄于乾坤品物,信充仞乎東西南北。
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
以心體之者為四海之主,以身彎之者為萬夫之特。
有皓齒青娥者為伐命之斧,蘊奇謀廣智者為盜國之賊。
曾未若軒後順風兮清靜自化,曾未若臯陶邁種兮溫恭允塞。
故可以越圓清方濁兮不始不終,
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國。
豈不聞乎天地于道德也無以清甯,
豈不聞乎道德于天地也有逾繩墨。
語不雲乎仲尼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
所以垂萬古曆百王不敢離之于頃刻。
唐代·杜光庭的簡介
杜光庭(850—933),字圣賓,號東瀛子,縉云人。唐懿宗時,考進士未中,后到天臺山入道。晚年辭官隱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廣圣義》、《道門科范大全集》、《廣成集》、《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青城山記》、《武夷山記》、《西湖古跡事實》等。古代著名傳奇小說《虬髯客傳》相傳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對道教教義、齋醮科范、修道方術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對后世道教影響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無法見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專著有《唐代老學研究——以成玄英、李榮、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經》注疏為個案》等。
...〔
? 杜光庭的詩(28篇) 〕
:
劉摰
槲林秋葉青玉繁,枝間倒掛秋山猿。古面睢盱露瘦月,氄毛勻膩舒玄云。
老猿顧子稍留滯,小猿引臂勞攀援。坐疑跳躑避人去,彷佛悲嘯生壁間。
槲林秋葉青玉繁,枝間倒掛秋山猿。古面睢盱露瘦月,氄毛勻膩舒玄雲。
老猿顧子稍留滯,小猿引臂勞攀援。坐疑跳躑避人去,彷佛悲嘯生壁間。
:
盧青山
躑躅初春季。悵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看取髭髯如古柏,忍對青山嫵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
躑躅初春季。悵情懷、中年漸到,二毛潛起??慈△邝兹绻虐?,忍對青山嫵媚。
更忍向、花前共倚。小女春邊一枝玉,顫盈盈、偏近酸眸底。
:
玄燁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云。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幹雲。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宋代:
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明代:
王廷相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
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
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