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蒜山 其二
游蒜山 其二。宋代。王安國。 山光引游子,窈窕乘險絕。路歧情屢眩,徑錯興逾發(fā)。修竹翳層陰,危松綴殘雪。眾鳥寂無聲,騷屑林響徹。石氣入昏冥,川光互漂撇。岸轉(zhuǎn)失來蹤,溪明得前陌。白日下江皋,余霞蕩晴碧。夕嵐落千尋,空色遞相激。握手尋舊蹊,一一想所歷。忽看江上月,遙遙掛蘿壁。
[宋代]:王安國
山光引游子,窈窕乘險絕。路歧情屢眩,徑錯興逾發(fā)。
修竹翳層陰,危松綴殘雪。眾鳥寂無聲,騷屑林響徹。
石氣入昏冥,川光互漂撇。岸轉(zhuǎn)失來蹤,溪明得前陌。
白日下江皋,余霞蕩晴碧。夕嵐落千尋,空色遞相激。
握手尋舊蹊,一一想所歷。忽看江上月,遙遙掛蘿壁。
山光引遊子,窈窕乘險絕。路歧情屢眩,徑錯興逾發(fā)。
修竹翳層陰,危松綴殘雪。衆(zhòng)鳥寂無聲,騷屑林響徹。
石氣入昏冥,川光互漂撇。岸轉(zhuǎn)失來蹤,溪明得前陌。
白日下江臯,餘霞蕩晴碧。夕嵐落千尋,空色遞相激。
握手尋舊蹊,一一想所曆。忽看江上月,遙遙掛蘿壁。
唐代·王安國的簡介
王安國(1028年-1074年)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寧進士。北宋臨川(今江西省東鄉(xiāng)縣上池村)人。北宋著名詩人。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王安國器識磊落,文思敏捷,曾鞏謂其“于書無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為尤詳,其文閎富典重,其詩博而深。
...〔
? 王安國的詩(59篇) 〕
唐代:
龔詡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xiāng)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
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shù)厚相誣。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xiāng)民千萬死無辜。浮屍暴骨處處有,束薪鬥粟家家無。
隻緣後政異前政,緻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shù)厚相誣。
:
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fā)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歲漸黃昏發(fā)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明代:
王樵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筑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築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唐代:
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明代:
孫蕡
令子內(nèi)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xiāng)。
令子內(nèi)庭書制誥,佳孫複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xiāng)。
宋代:
祖無擇
場屋相知最有情,去年同試便同榮。
神仙名籍輪梅福,典冊文章滯馬卿。
場屋相知最有情,去年同試便同榮。
神仙名籍輪梅福,典冊文章滯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