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程大昌的詩 >
折丹桂(端復受官并序·通奉嘗欲為先碩人篆帔,命為詩語,某獻語曰:)
折丹桂(端復受官并序·通奉嘗欲為先碩人篆帔,命為詩語,某獻語曰:)
折丹桂(端復受官并序·通奉嘗欲為先碩人篆帔,命為詩語,某獻語曰:)。宋代。程大昌。 “詩禮為家慶,貂蟬七葉余。庭闈稱壽處,童稚亦金魚。”通奉喜,自為小篆,綴珠其上。今此小孫端復以近制奏官,感記舊事,為詞以歌之,曼往為弟侄一笑。童年未曉君恩重。教得能趨拱。重親帶笑酌天杯,聽祝語、殷勤捧。青衫得掛尤光寵。桂是蟾宮種。詩書濃處便生枝,但只要、頻澆壅。
[宋代]:程大昌
“詩禮為家慶,貂蟬七葉余。庭闈稱壽處,童稚亦金魚。”通奉喜,自為小篆,綴珠其上。今此小孫端復以近制奏官,感記舊事,為詞以歌之,曼往為弟侄一笑。
童年未曉君恩重。教得能趨拱。重親帶笑酌天杯,聽祝語、殷勤捧。
青衫得掛尤光寵。桂是蟾宮種。詩書濃處便生枝,但只要、頻澆壅。
“詩禮為家慶,貂蟬七葉餘。庭闈稱壽處,童稚亦金魚。”通奉喜,自為小篆,綴珠其上。今此小孫端複以近制奏官,感記舊事,為詞以歌之,曼往為弟侄一笑。
童年未曉君恩重。教得能趨拱。重親帶笑酌天杯,聽祝語、殷勤捧。
青衫得掛尤光寵。桂是蟾宮種。詩書濃處便生枝,但隻要、頻澆壅。
唐代·程大昌的簡介
程大昌(公元1123年─公元1195年),字泰之,徽州休寧(今屬安徽)人。南宋政治家、學者。高宗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進士。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二十七年,召為大學正。三十年,遷秘書省正字。孝宗即位,擢著作佐郎,歷國子司業兼權禮部侍郎、直學士院。
...〔
? 程大昌的詩(71篇) 〕
宋代:
張守
多病經時不著冠,岸巾長對倦云閑。年來衰謝交游絕,靖節柴門不用關。
多病經時不著冠,岸巾長對倦雲閑。年來衰謝交遊絕,靖節柴門不用關。
清代:
博爾都
憶爾清風夕,懷予定有吟。悠悠東去水,不及此情深。
為覓無聲句,酬茲太古心。來宵新月上,待爾再彈琴。
憶爾清風夕,懷予定有吟。悠悠東去水,不及此情深。
為覓無聲句,酬茲太古心。來宵新月上,待爾再彈琴。
清代:
姚燮
遲遲花事閉春林,如我羈懷抱郁森。掠竹燕斜初試語,潑江嵐重易成陰。
拂纓幾遂終軍愿,視策難雄祖逖心。敢道潔身離世立,空慚凄夢抱婺砧。
遲遲花事閉春林,如我羈懷抱郁森。掠竹燕斜初試語,潑江嵐重易成陰。
拂纓幾遂終軍願,視策難雄祖逖心。敢道潔身離世立,空慚凄夢抱婺砧。
清代:
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雲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裡,曾否江門夢釣翁。
明代:
鄭善夫
此日經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
煙霞不斷重陽路,勛業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復晏,布袍芒屩意何窮。
此日經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
煙霞不斷重陽路,勳業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複晏,布袍芒屩意何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