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其二
鷓鴣天 其二。金朝。劉仲尹。 騎鶴峰前第一人。不應著意怨王孫。當年艷態題詩處,好在香痕與淚痕。調雁柱,引蛾顰。綠窗弦索合箏
[金朝]:劉仲尹
騎鶴峰前第一人。不應著意怨王孫。當年艷態題詩處,好在香痕與淚痕。
調雁柱,引蛾顰。綠窗弦索合箏
騎鶴峰前第一人。不應著意怨王孫。當年豔態題詩處,好在香痕與淚痕。
調雁柱,引蛾顰。綠窗弦索合箏
唐代·劉仲尹的簡介
蓋州人,字致君,號龍山。能詩。海陵王正隆二年進士。以潞州節度副使,召為都水監丞卒。有《龍山集》。
...〔
? 劉仲尹的詩(43篇) 〕
宋代:
徐積
吳有朱夫子,相知凡幾年。心憐閉門叟,書附過江船。
行已為人表,文應許世傳。臨風有馀誨,時復慰皤然。
吳有朱夫子,相知凡幾年。心憐閉門叟,書附過江船。
行已為人表,文應許世傳。臨風有馀誨,時複慰皤然。
唐代:
元稹
憶遠曲,郎身不遠郎心遠。沙隨郎飯俱在匙,
郎意看沙那比飯。水中書字無字痕,君心暗畫誰會君。
況妾事姑姑進止,身去門前同萬里。一家盡是郎腹心,
憶遠曲,郎身不遠郎心遠。沙隨郎飯俱在匙,
郎意看沙那比飯。水中書字無字痕,君心暗畫誰會君。
況妾事姑姑進止,身去門前同萬裡。一家盡是郎腹心,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明代:
王世貞
同是緱山裔,況同花甲周。唯偏金壇隱,獨領瑤池秋。
瑤池碧桃若雞卵,更有交梨大于盌。君如欲勒弇嶺名,共策踰輪追穆滿。
同是緱山裔,況同花甲周。唯偏金壇隱,獨領瑤池秋。
瑤池碧桃若雞卵,更有交梨大于盌。君如欲勒弇嶺名,共策踰輪追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