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五首 其三
飲酒五首 其三。元代。馬祖常。 考妣早棄我,得祿不逮親。幸茲有祖母,九十康強(qiáng)身。我情終不樂,日思我親仁。襁抱免水火,少長俾知倫。出入鄒魯俗,用變宿習(xí)因。植松在淮山,稼田為齊民。興念輒涕泣,有酒亦逡巡。
[元代]:馬祖常
考妣早棄我,得祿不逮親。幸茲有祖母,九十康強(qiáng)身。
我情終不樂,日思我親仁。襁抱免水火,少長俾知倫。
出入鄒魯俗,用變宿習(xí)因。植松在淮山,稼田為齊民。
興念輒涕泣,有酒亦逡巡。
考妣早棄我,得祿不逮親。幸茲有祖母,九十康強(qiáng)身。
我情終不樂,日思我親仁。襁抱免水火,少長俾知倫。
出入鄒魯俗,用變宿習(xí)因。植松在淮山,稼田為齊民。
興念輒涕泣,有酒亦逡巡。
唐代·馬祖常的簡介
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詩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會試第一,廷試第二,授應(yīng)奉翰林文字,拜監(jiān)察御史。元仁宗時(shí),鐵木迭兒為丞相,專權(quán)用事,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貶黜。自元英宗碩德八剌朝至元順帝朝,歷任翰林直學(xué)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江南行臺中丞、御史中丞、樞密副使等職。為文法先秦兩漢,宏瞻而精核,富麗而新奇,內(nèi)容多制詔、碑志等類作品,詩作圓密清麗,除應(yīng)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間疾苦的作品。
...〔
? 馬祖常的詩(204篇) 〕
清代:
陶在銘
粗官濫吹易三年,回首春風(fēng)入境天。芳草一畦黃犢雨,晴波干頃白鷗煙。
清時(shí)桴鼓聲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雞犬獨(dú)翛然。
粗官濫吹易三年,回首春風(fēng)入境天。芳草一畦黃犢雨,晴波幹頃白鷗煙。
清時(shí)桴鼓聲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雞犬獨(dú)翛然。
宋代:
釋普度
文彩全彰拄杖頭,吳山楚水興悠悠。
江聲一夜催行色,踏斷石橋方始休。
文彩全彰拄杖頭,吳山楚水興悠悠。
江聲一夜催行色,踏斷石橋方始休。
宋代:
趙湘
陶家宜寂寞,多醉復(fù)多才。
鎖印秋山入,移琴夜雨來。
:
許相卿
壓水雲(yún)欲墮,吞江虹未收。野人聊自適,吹篴滿滄洲。
唐代:
龐蘊(yùn)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
塵六門前喚,無情呼不入。二彼總空空,自然唇不濕。
從此絕因緣,葛五隨緣出。惟有空寂舍,圓八同金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