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強彥栗歸吳
送強彥栗歸吳。元代。陳秀民。 嗟我吳越人,煢煢客燕都。凡見吳越士,依依不忍疏。況子重信義,尤與他人殊。寧無情繾綣,執手與踟躕。薊門秋月白,城頭夜啼烏。城中良家子,半是南征夫。或從張都護,或屬李輕車。道傍別妻子,泣下如迸珠。自非英雄姿,孰使禍亂除。戎馬暗中國,游子將何趨。并州非故鄉,東吳有田廬。子歸慰父母,繄我獨何如!
[元代]:陳秀民
嗟我吳越人,煢煢客燕都。凡見吳越士,依依不忍疏。
況子重信義,尤與他人殊。寧無情繾綣,執手與踟躕。
薊門秋月白,城頭夜啼烏。城中良家子,半是南征夫。
或從張都護,或屬李輕車。道傍別妻子,泣下如迸珠。
自非英雄姿,孰使禍亂除。戎馬暗中國,游子將何趨。
并州非故鄉,東吳有田廬。子歸慰父母,繄我獨何如!
嗟我吳越人,煢煢客燕都。凡見吳越士,依依不忍疏。
況子重信義,尤與他人殊。甯無情繾綣,執手與踟躕。
薊門秋月白,城頭夜啼烏。城中良家子,半是南征夫。
或從張都護,或屬李輕車。道傍別妻子,泣下如迸珠。
自非英雄姿,孰使禍亂除。戎馬暗中國,遊子將何趨。
并州非故鄉,東吳有田廬。子歸慰父母,繄我獨何如!
唐代·陳秀民的簡介
元溫州人,一作嘉興人,字庶子。博學善書。為武岡城步巡檢,知常熟州。歷江浙行中書省參知政事、翰林學士。有《寄情稿)。
...〔
? 陳秀民的詩(42篇) 〕
宋代:
晁補之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明代:
朱誠泳
霄漢勛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谷神。
霄漢勳名喜緻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谷神。
明代:
于慎行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明代:
陳慧嶪
雀舫翩翩發大江,江干瑞靄曉行幢。文章似錦裳堪補,意氣如虹鼎并扛。
萬里浪頭鰲駕六,五云天際鳳飛雙。與君共挾芙蓉鍔,一掃群英力盡降。
雀舫翩翩發大江,江幹瑞靄曉行幢。文章似錦裳堪補,意氣如虹鼎并扛。
萬裡浪頭鰲駕六,五雲天際鳳飛雙。與君共挾芙蓉鍔,一掃群英力盡降。
明代:
程敏政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無人水自舂。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雲碓無人水自舂。
宋代:
釋普巖
月淡江空泛小舟,唱歌和月看江流。
更深欹枕夢何處,兩峰清霜曉未收。
月淡江空泛小舟,唱歌和月看江流。
更深欹枕夢何處,兩峰清霜曉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