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天風海濤
滿庭芳·天風海濤。元代。姚燧。 天風海濤,昔人曾此,酒圣詩豪。我到此閑登眺,日遠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連天隱隱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元代]:姚燧
天風海濤,昔人曾此,酒圣詩豪。我到此閑登眺,日遠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連天隱隱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天風海濤,昔人曾此,酒聖詩豪。我到此閑登眺,日遠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連天隱隱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譯文
漫天風起,卷起海浪般的波濤,昔人曾在這里飲酒賦詩志壯情豪。我到這里悠閑地登臨眺望,眼前是長空寥廓,日遠天高。山接著水,蒼茫浩渺,水連著天,遙遠朦朧。這些山水勝景只能供我賦詩吟嘯,功名利祿的事情已了,快去歸隱,何待老僧來招。
注釋
昔人曾此:昔人曾在這里。
酒圣:酒中的圣賢。此指劉伶之屬,伶字伯倫,“竹林七賢”之一。性嗜酒,曾作《酒德頌》,對封建禮教采取蔑視的態度。詩豪:詩中的英豪。《唐書·劉禹錫傳》:“(劉禹錫)素善詩,晚節尤精。與白居易酬復頗多,居易以詩名者,嘗推為詩豪。”辛棄疾《念奴嬌·雙陸和陳和仁韻》:“少年橫槊,酒圣詩豪余事。”
日遠天高:雙關語,既是寫登臨所見,又是寫仕途難通。
茫茫渺渺:形容山水相連,遼闊無邊的樣子。
隱隱迢迢:形容水天相接,看不清晰、望不到邊的樣子。
參考資料:
1、《元曲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217-218頁
唐代·姚燧的簡介
元文學家。字端甫,號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大學士。能文,與虞集并稱。所作碑志甚多,大都為歌頌應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輯有《牧庵集》。
...〔
? 姚燧的詩(76篇) 〕
:
朱帆
北望長安,悲華夏,又傾梁柱。百年恨、瀏陽河水,兩番騰怒。
壯士斷頭除舊制,英雄振臂開新路。問蒼天,底事喪斯人,天不語。
北望長安,悲華夏,又傾梁柱。百年恨、瀏陽河水,兩番騰怒。
壯士斷頭除舊制,英雄振臂開新路。問蒼天,底事喪斯人,天不語。
清代:
吳銘道
耆舊已遼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魯靈宮。
杞宋文何在,齊梁運易終。吾猶及型典,信見剖鴻濛。
耆舊已遼落,床前拜德公。人餘柱下史,身是魯靈宮。
杞宋文何在,齊梁運易終。吾猶及型典,信見剖鴻濛。
元代:
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宋代:
岳珂
金城十仞據陽池,三鎮高扃死不隨。
自是天恩浹肌髓,不關左衽限戎夷。
金城十仞據陽池,三鎮高扃死不隨。
自是天恩浹肌髓,不關左衽限戎夷。
宋代:
汪元量
銷金帳下忽天明,夢里無情亦有情。
何處亂山可埋骨,暫時相對坐調笙。
銷金帳下忽天明,夢裡無情亦有情。
何處亂山可埋骨,暫時相對坐調笙。
宋代:
彭汝礪
故人咫尺水東頭,我欲見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靜對鶯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霧密鎖城上樓。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
故人咫尺水東頭,我欲見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靜對鶯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遊,雲霧密鎖城上樓。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