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吳均的詩 > 與朱元思書

      與朱元思書

      [南北朝]: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與朱元思書譯文及注釋

      譯文

        風和煙都消散了,天和山變成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漂蕩,隨意的向東或向西漂流。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靈異的水,天下獨一無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見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直接看見,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密而綠的樹,高山憑依著高峻的山勢,爭著向上,這些高山彼此都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形成了無數個山峰。泉水飛濺在山石之上,發出清悅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地叫個不停,猿猴長時間地叫個不停。像兇猛的鳥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祿的心也就平靜下來。那些整天忙于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

      注釋

      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

      風煙俱凈:煙霧都消散盡凈。風煙,指煙霧。俱,全,都。凈,消散盡凈。

      共色:一樣的顏色。共,一樣。

      從流飄蕩:乘船隨著江流漂蕩。從,順,隨。

      任意東西:情境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時而向東,時而向西。東西,方向,在此做動詞,向東漂流,向西漂流。

      自:從。

      至:到。

      許:表示大約的數量,上下,左右。

      獨絕:獨一無二。獨,只。絕,絕妙。

      皆:全,都。

      縹(piǎo)碧:原作“漂碧”,據其他版本改為此,青白色。

      游魚細石:游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

      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里形容江水清澈見底。

      急湍(tuā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勢急速。

      甚箭:“甚于箭”,比箭還快。甚,勝過,超過。為了字數整齊,中間的“于”字省略了。

      若:好像。

      奔:動詞活用作名詞,文中指飛奔的駿馬。

      寒樹: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樹,形容樹密而綠。

      負勢競上:高山憑依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負,憑借。競,爭著。上,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這從下文“千百成峰”一語可以看得出來。

      軒邈(miǎo):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軒,向高處伸展。邈,向遠處伸展。這兩個詞在這里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用。

      直指: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無數山峰。

      激:沖擊,拍打。

      泠(líng)泠作響:泠泠地發出聲響。泠泠,擬聲詞,形容水聲的清越。

      好:美麗的。

      相鳴:互相和鳴,互相鳴叫。

      嚶(yīng)嚶成韻:鳴聲嚶嚶,和諧動聽。嚶嚶,鳥鳴聲。韻,和諧的聲音。

      蟬則千轉(zhuàn)不窮: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叫。則,助詞,沒有實在意義。千轉:長久不斷地叫。千,表示多,“千”與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轉,通“囀”鳥鳴聲。這里指蟬鳴。窮,窮盡。

      無絕:就是“不絕”。與上句中的“不窮”相對。絕,停止。

      鳶(yuān)飛戾(lì)天:出自《詩經·大雅·旱麓》。老鷹高飛入天,這里比喻追求名利極力攀高的人。鳶,俗稱老鷹,善高飛,是一種兇猛的鳥。戾,至。

      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會平靜下來。息,使……平息,使動用法。

      經綸(lún)世務者:治理社會事務的人。經綸,籌劃、治理。世務,政務。

      窺谷忘反: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窺,看。反,通“返”,返回。

      橫柯(kē)上蔽:橫斜的樹木在上面遮蔽著。柯,樹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在上面。蔽,遮蔽。

      在晝猶昏:在白天,也好像黃昏時那樣陰暗。晝,白天。猶,好像。

      疏條交映: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疏條,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交,相互。

      見:看見。

      日:太陽,陽光。

      參考資料:

      1、張圣潔 朱五書 .初中文言文全解一點通 :貴州教育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161-164

      2、唐孝麟.中國古代散文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09-110

      3、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室.九年義務標準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69-170

      4、《藝文類聚》(中華書局1982版)卷七

      5、字的拼音根據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整理。

      與朱元思書創作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政治黑暗,社會動亂。因而不少知識分子寄情山水來排解心中的苦悶。吳均也因動亂而生發熱愛山水風光之情,《與朱元思書》是吳均融合其情后寫給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書信。

      參考資料:

      1、唐孝麟.中國古代散文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09-110

      2、何永華·《與朱元思書》評賞·中山大學·2004年

      與朱元思書鑒賞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文人墨客,吟詩作文,為后人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其中,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的《與朱元思書》,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簡練明快的筆墨,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的大自然畫卷,且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動逼真地描繪出富春江沿途的綺麗風光,被視為駢文中寫景的精品。吟誦此文,但覺景美、情美、詞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卻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令人嘆為觀止。閱讀時要注意作者是怎樣抓住山光水色的特點模山范水的。

      意境美

        文章開篇以簡潔的筆觸,給人們勾畫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陽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氣清新,山色蒼翠,并總述自富陽至桐廬水上之游的總體印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第二段寫“異水”。先抓住其“縹碧”的特點,寫出了其晶瑩清澈的靜態美: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見底,連那倏來忽去的游魚,水底累累的細石,都可以一覽無余。然后以比喻夸張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動態美:這水有時又迅猛奔騰,一瀉千里,使人感到驚心動魄。這樣描寫,靜中有動,動靜結合,顯示出了富春江水的秀麗之美和壯觀之美,突出地表現了一個“異”字。

        第三段寫“奇特的山”。首先從形的角度寫山勢本身之奇,奇在“負勢競上”、“爭高直指”。山本是靜止的,而在作者筆下,卻仿佛有無窮的奮發向上的生命力,它們仿佛要掙脫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層巒疊嶂。其次從聲的角度寫空山天籟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鳥和鳴,知了叫個不停,猿猴啼個不住,這些歡快的聲音,匯成一曲對生命的頌歌,把這寂靜的山谷,變成一個熱鬧、和諧、歡樂、祥和的世界。山包容了這些生命,這些生命給這山以無限生氣。再次從色的角度寫山林中有日無光之奇。山外雖然晴光萬里,山中卻別有景象。作者筆鋒又從動到靜,寫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濃蔭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時見日”的幽暗的景象。這一段寫山之形之聲之色,都緊扣一個“奇”字。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動與靜、聲與色、光與影巧妙結合,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充滿生命力的山水圖,讓讀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兩岸的“山川之美”。

      志趣美

        該文重在寫景,直接抒情寫志的語言很少。但歷來優秀的文章都講究情景相生,人們可從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中,從寥寥幾句寫觀感的語句中,領略到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潔的情懷。可以從首段“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種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松愜意;從對山水的描寫中,體會到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更令人贊賞的是,在描繪山景時,作者插入兩句觀感:“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幾句感受,不僅從側面襯托出險峰幽谷的奪人心魄的魅力,更是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

        細細品味,作者的這種志趣,既不同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入世,又不同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消極遁世,它是一種對輕松自然的崇尚,對自由和諧的向往,對歡樂生命的禮贊。它比前者少了份嚴肅,多了份瀟灑,比后者少了份悲觀,多了份開朗,因而更具一份常人心態,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親切。

      語言美

        本文是用駢體寫成的一篇山水小品。駢文常用四字六字組織,故亦稱“四六文”。本文只140多個字。作者用清新的筆調和形象的描繪,把他從富春江富陽到桐廬一段看到的山光水色告訴了他的朋友,讓朋友分享富春山川之美。

        駢(pián)文是一種講究形式的文體,作者吳均是南朝知名駢文家,其代表作《與朱元思書》自然保持了駢文的特點。文章基本上遵循駢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運用對偶句,如“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這就取得了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對比立意、相映成趣的表達效果,讀來朗朗上口,節奏感極強。

        但文章又有異于當時一般的駢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駢文形式上的束縛,體現了可貴的突破與創新。其一,在四字句、六字句中運用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樣的五字與四字交替運用的句式,這就避免了駢文刻板劃一的弊病,使語言顯得活潑灑脫;其二,文章前半部分幾乎沒有對偶,無異于一般散文(尤其是第一節),后半部分則基本上都是工整的對偶句,這樣駢散結合、疏密相間的安排,使語言靈活多變,更具韻律美;其三,文章沒有像一般駢文那樣堆砌典故,甚至故意用冷字僻字,寫景狀物,力求準確傳神,這使文章語言顯得清新自然,生動流暢,在當時以綺麗浮靡為主流的駢文中顯得卓爾不群,超凡脫俗。

      結構美

        《與朱元思書》篇幅雖短,但很講究章法。

        文章首段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八字總領全篇,二、三兩段分承“異水”和“奇山”兩方面,環繞“獨絕”二字展開生發和描摹,結構上綱舉目張,脈絡分明。寫景順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遠,逐層展開,符合“從流飄蕩”的觀景習慣,條理清楚。

        寫景重點上,全文詳寫“山”略寫“水”;寫“水”的部分,詳寫靜態略寫動態;寫“山”的部分,詳寫動態略寫靜態。這樣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顯得詳略適宜,輕重有度。

        讀《與朱元思書》,如讀一首好詩,因為它不僅有詞采雋永、音節和諧的詩一般的語言,更洋溢著清新淡雅的詩情;讀《與朱元思書》,如賞一幅山水寫意,因為它有特色鮮明的景物,更有明朗灑脫的畫意。總之,該文情景兼美,辭章俱佳,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心靈的愉悅。

      文學結構:駢(pián)

        也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中國古代魏晉以后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中國的散文從漢代到六朝,出現了“文”、“筆”的對立。所謂“文”,就是專尚辭藻華麗,受字句和聲律約束的駢文。所謂“筆”,就是專以達意明快為主,不受字句和聲律約束的散文。(此處所述不當。據劉勰《文心雕龍總述》引錄顏延之觀點稱:筆之為體,言之為文也;經典則言而非筆,傳記則筆而非言。而劉勰本人的觀點是:“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可見發生于宋齊時期的文筆之辯著眼點在于有韻與否,而非散文駢體之別。而況,南北朝時期的散文也多有押韻,故加修正。)

        魏晉以來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儷文。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并駕齊驅,故被稱為駢體。在聲韻上,則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由于駢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內容的表達往住受到束縛,但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而南北朝時期,亦不乏內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賦》,他一方面描寫了自己身世之悲,一方面則譴責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達對故國懷念之情。唐以后。駢文的形式日趨完善,出現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駢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稱駢文為四六文。直至清末,駢文仍十分流行。

        文筆分裂后,駢文就成為和散文相對舉的一種文體。駢文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運動以后,稍告衰落。在元明兩代成為絕響。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以清末王闿運為最后一個作家。

      總概句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情感

        1、淡薄名利,流連山水。

        2、勸友歸林。(友:指朱元思)

      吳均簡介

      唐代·吳均的簡介

      吳均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學家,文學家,時官吳興主簿。明人輯有《吳朝清集》。

      ...〔 ? 吳均的詩(153篇)

      猜你喜歡

      游張公善權二洞四首 其四

      宋代曾幾

      善權石狀說不盡,怪怪奇奇驚倒人。大屋脩廊巖下路,凄風冷雨洞中春。

      村居四時詞

      陳際盛

      繞屋千竿修竹,點池半畝新荷。門無熱客來往,始覺清涼意多。

      送張閫幕兼素借陳石齋詩稿 其二

      明代李東陽

      空山野食無煙火,靈籟天聲自管弦。我亦從今斷葷飲,為公重和石齋篇。

      慈竹

      宋代王令

      不求丹鳳食,不學景龍吟。

      自有慈仁意,相依歲月深。

      葛仙行祠

      宋代鄭玠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上明達皇后冊寶五首 其五 送神用《歆安》。

      郊廟朝會歌辭

      備成熙事,虛徐翠楹。神保聿歸,云車夙征。鑒我休德,神交惚恍。

      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久久| 日韩十八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播放| 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 | 久久一区不卡中文字幕|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飘花|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激情内射亚州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无码一区18禁3D|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正在播放国产一区|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露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