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為六絕句·其一
戲為六絕句·其一。唐代。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
[唐代]: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
庾信文章老更成,淩雲健筆意縱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
譯文
庾信的文章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有了高超雄健的筆力,做文章時文思如潮、揮灑自如。
當時( 唐朝 )的人譏笑庾信傳下來的文章,以至于庾信都“害怕”他們了(主要是反話,譏諷譏笑他文章的人)。
注釋
庾信:南北朝時期的著名詩人。
文章:泛言文學。
老更成: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
凌云健筆:高超雄健的筆力。
意縱橫:文思如潮,文筆揮灑自如。
嗤點:譏笑、指責。
前賢:指庾信。
畏后生:即孔子說的“后生可畏”。后生,指“嗤點”庾信的人。但這里是諷刺話,意思是如果庾信還活著,恐怕真會覺得“后生可畏”了。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
:
傅義
春秋八十憶征程,曾歷崎嶇大不平。腹貯麟經虔授業,心源鯉對夙通靈。
卻因家世遭奇禍,誰惜書生是至誠。文字復能娛晚景,雍容風雅重詞林。
春秋八十憶征程,曾曆崎嶇大不平。腹貯麟經虔授業,心源鯉對夙通靈。
卻因家世遭奇禍,誰惜書生是至誠。文字複能娛晚景,雍容風雅重詞林。
唐代:
顧況
苔衣生,花露滴,月入西林蕩東壁??凵陶冀莾扇暎?br />洞戶谿窗一冥寂。獨去滄洲無四鄰,身嬰世網此何身。
關情命曲寄惆悵,久別江南山里人。
苔衣生,花露滴,月入西林蕩東壁??凵陶冀莾扇暎?br />洞戶谿窗一冥寂。獨去滄洲無四鄰,身嬰世網此何身。
關情命曲寄惆悵,久別江南山裡人。
:
郭諫臣
野燒寒光慘,篷窗落景催。舟隨流水下,鳥帶夕陽回。
老去頻看鏡,閒來獨舉杯。連朝苦馳逐,忍聽暮猿哀。
野燒寒光慘,篷窗落景催。舟隨流水下,鳥帶夕陽回。
老去頻看鏡,閒來獨舉杯。連朝苦馳逐,忍聽暮猿哀。
宋代:
王之道
竹外山前見嫩黃,水沉清漬雪肌香。
應嫌桃李風姿俗,故作尋常淡淡妝。
竹外山前見嫩黃,水沉清漬雪肌香。
應嫌桃李風姿俗,故作尋常淡淡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