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新腔一唱雙金斗譯文及注釋
譯文
她唱罷一支新制的曲調,我們一起雨金斗暢飲美酒,正是秋霜初降的時候,她伸出纖纖素手,深情地為我剖開了黃柑。亂紅滿窗,她倦于窗下引針刺繡,輕輕地唱起一曲又一曲纏綿多情的春詞,歌聲中,紅燭漸漸短小,熏香裊裊,被子已經溫暖,如此良宵,真害怕時光就那么輕易消逝過去了。
拂曉時吳地的鴻雁穿過彩云飛去后,我百感交加,情思無限,頓時連酒都喝不下去。什么時候如果還能一見到她翠袖韻舞,彩扇紛飛,我一定要在她的歌聲中喝個爛醉,我的醉魂將在夢里化作挺拔瘦勁的梅花,陪伴她在梅樹旁翻唱新曲。
注釋
青玉案:詞牌名。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因取以為調名。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韻。亦有第五句不用韻者。
新腔:新創作的曲調。
金斗:即金勺,一種酒器。
柑(gān)手:果名,橘屬。
紅窗:閨房中的窗子。
春詞裁燭:燭下吟詩。春詞,指情詩;裁燭,剪去燼馀的燭心。
夜香溫被:用熏爐烘被子。
銀壺:銀制的漏壺,古代計時器。
吳天:猶言吳地。
云飛:喻情人分離。
疏:稀少。
參考資料:
1、林申清.宋詞三百首辭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05:412-413頁
2、(清)朱孝藏選編;鄧啟銅,熊蓉注釋.宋詞三百首: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01:271頁
青玉案·新腔一唱雙金斗創作背景
該詞當寫于淳祐三年(1143)詞人離開蘇州后不久。詞人在拂曉時看到鴻雁穿過彩云飛過,心中想起了和逝去的愛妾在蘇州的日子,心中頓然失去一切情趣,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林申清.宋詞三百首辭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05:412-413頁
青玉案·新腔一唱雙金斗鑒賞
詞的上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詞人與愛妾往昔的浪漫情事。“新腔一唱雙金斗。正霜落,分甘手”二韻,開筆逆人,描寫昔日歡聚之樂。黃柑薦酒,纖手分擘。這雙分柑纖手,永留在詞人的記憶里。
“已是紅窗人倦繡。春詞裁燭,夜香溫被,怕減銀壺漏”二韻,繼續渲染昔日二人溫情。芳香彌漫,溫暖羅被,詞人害怕春宵太短。前韻勾畫出一幅“美人倦繡圖”,“怕減”二字,寫出了春宵苦短的心理活動。
詞的下片,抒發愛妾去后,詞人的“百感情懷”,“醉魂和夢,化作梅邊瘦”,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俱在。言有盡而意無窮。“吳天雁曉云飛后。百感情懷頓疏酒”二韻轉入今日,抒寫姬去之悲。“頓”,形容姬去的忽然,詞人頓然失去一切情趣。酒逢知己才有興味,如今孤身一人身心疏懶,所以喝酒的情緒也沒了。與開首“新腔一唱雙金斗”形成鮮明對照。
“彩扇何時翻翠袖,歌邊拌取,醉魂和夢,化作梅邊瘦”二韻,以夢幻收筆,寫出對愛妾強烈的相思之情。“何時”二字,寫出詞人當年與愛妾曾經共同度過的狂歌醉舞,繾綣難忘的浪漫的愛情生活,如今人去樓空,魂牽神縈,只能在醉夢中相見,但醒來之后只會倍添相思的愁苦。
這首詞在結構上很清晰,上片寫往日歡樂,下片寫今日愁思。全詞言情婉麗,文心曲妙,又真實而親切,于疏快之中見韻味。
吳文英簡介
唐代·吳文英的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 吳文英的詩(32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