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行
大麥行。唐代。杜甫。 大麥干枯小麥黃,婦女行泣夫走藏。東至集壁西梁洋,問誰腰鐮胡與羌。豈無蜀兵三千人,部領辛苦江山長。安得如鳥有羽翅,托身白云還故鄉。
[唐代]:杜甫
大麥干枯小麥黃,婦女行泣夫走藏。
東至集壁西梁洋,問誰腰鐮胡與羌。
豈無蜀兵三千人,部領辛苦江山長。
安得如鳥有羽翅,托身白云還故鄉。
大麥幹枯小麥黃,婦女行泣夫走藏。
東至集壁西梁洋,問誰腰鐮胡與羌。
豈無蜀兵三千人,部領辛苦江山長。
安得如鳥有羽翅,托身白雲還故鄉。
譯文
大麥已經成熟,小麥已青黃。婦人邊走邊哭,丈夫逃跑藏起來。
向東跑到集、壁、梁、洋四個州,問誰有來自鐮胡與羌插在腰間的鐮刀。
豈敢沒有三千蜀兵,(為了逃命)不怕道路悠長,疲于奔命,故不能及時救護。
怎能像鳥兒一樣擁有翅膀,安身在白云間返回家鄉。
注釋
集、壁、梁、洋:四個州名,唐屬山南西道。言寇掠范圍之廣。腰鐮,腰間插著鐮刀,指收割。鮑照詩:“腰鐮刈葵藿。”這一句中,自具問答,上四字問,下三字作答。
托身:寄身;安身。
大麥行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以后,唐代便由統一進入了分裂的時期。在這時期里,一些懷有野心的地方軍閥(如某些節度使)擁兵自重,不僅逐漸形成封建割據勢力,而且破壞了同邊疆各少數民族的和睦關系。有些少數民族與唐王朝之間不斷發生矛盾,向內地侵擾。
參考資料:
1、李炎.杜甫《大麥行》賞析.惠州學院學報,1991,01.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
明代:
于慎行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宋代:
蘇軾
樹林幽翠滿山谷,樓觀突兀起江濱。
云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
樹林幽翠滿山谷,樓觀突兀起江濱。
雲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
清代:
繆徵甲
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代民納稅法外意,后之繼者難為賢。
瘞金償賦諱施與,詫為黃白毋乃顛。醫師之外設方相,周禮廣立仁政篇。
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代民納稅法外意,後之繼者難為賢。
瘞金償賦諱施與,詫為黃白毋乃顛。醫師之外設方相,周禮廣立仁政篇。
:
釋元肇
焦頭烈尾痛成功,麟閣何曾見畫工。爭似淡煙楊柳岸,四無闌圈自西東。
焦頭烈尾痛成功,麟閣何曾見畫工。爭似淡煙楊柳岸,四無闌圈自西東。
唐代:
龐蘊
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里尋月影,終是枉工夫。
不悟緣聲色,當今學者疏。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
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裡尋月影,終是枉工夫。
不悟緣聲色,當今學者疏。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
宋代:
釋如珙
塵中辨主問巖頭,心識如何曾得休。
鼻孔眼睛都要見,銅沙鑼里滿盛油。
塵中辨主問巖頭,心識如何曾得休。
鼻孔眼睛都要見,銅沙鑼裡滿盛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