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苦寒見寄
和子由苦寒見寄。宋代。蘇軾。 人生不滿百,一別費三年。三年吾有幾,棄擲理無還。長恐別離中,摧我鬢與顏。念昔喜著書,別來不成篇。細思平時樂,乃謂憂所緣。吾従天下士,莫如與子歡。羨子久不出,讀書虱生氈。丈夫重出處,不退要當前。西羌解仇隙,猛士憂塞壖。廟謀雖不戰,虜意久欺天。山西良家子,錦緣貂裘鮮。千金買戰馬,百寶妝刀環。何時逐汝去,與虜試周旋。
人生不滿百,一別費三年。
三年吾有幾,棄擲理無還。
長恐別離中,摧我鬢與顏。
念昔喜著書,別來不成篇。
細思平時樂,乃謂憂所緣。
吾従天下士,莫如與子歡。
羨子久不出,讀書虱生氈。
丈夫重出處,不退要當前。
西羌解仇隙,猛士憂塞壖。
廟謀雖不戰,虜意久欺天。
山西良家子,錦緣貂裘鮮。
千金買戰馬,百寶妝刀環。
何時逐汝去,與虜試周旋。
和子由苦寒見寄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人生到不了一百年,如今我們一別已經整整三年了。
我能有幾個三年啊,過去了就永遠失去。
而別愁能夠讓人更快的衰老。
想以前總喜歡寫信,可自從分別后,離愁讓我不忍動筆。
想起以往的歡樂,此時卻被憂愁纏繞。
我交往了許多朋友,但都不相處得愉快。
只有你讀書最是勤奮,晝夜不離出席,以致坐氈上都生了虱子。
你如果你要入世,一定要有一番大的作為。
自從朝廷和西夏達成了妥協,一些有識之士常為邊防憂慮。
朝廷放松了戒備,可西夏卻總是肆意騷擾邊境。
如今陜醮解了有志的勇士,個個穿著漂亮的皮袍。
買了上好的駿馬,用寶石裝飾寶刀,準備從征。
何時我也能夠隨他們一起去,定要與強虜對陣應戰。
注釋
①一別:指嘉裙六年蘇軾與蘇轍自汴京分別后。
②緣:纏繞。
③塞壖:邊境上的空地。
④廟謨:朝廷的決策。
⑤山西良家子:當時的北宋朝廷采納韓琦的建議,在陜西諸州招義勇,得十五萬余人。
⑥周旋:對陣應戰。
參考資料:
1、(宋)蘇軾著.東坡集 插圖本:萬卷出版公司,2008.04.:16-17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