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臺桐柏觀
宿天臺桐柏觀。唐代。孟浩然。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云島。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愿言解纓絡,從此去煩惱。高步陵四明,玄蹤得二老。紛吾遠游意,樂彼長生道。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唐代]:孟浩然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云島。
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
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
愿言解纓絡,從此去煩惱。
高步陵四明,玄蹤得二老。
紛吾遠游意,樂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雲島。
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
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
願言解纓絡,從此去煩惱。
高步陵四明,玄蹤得二老。
紛吾遠遊意,樂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雲濤空浩浩。
譯文
憑風鼓帆海上行,黃昏住宿逗云島。
遠尋水濱隱者的樂趣,近愛赤城山無限美好。
手攬長蘿足踩著軟苔,停船到天臺山觀賞探討。
桐柏觀中稍休息,采摘靈芝仙人草。
深夜鶴鳴露水垂降,拂曉雞啼信潮早。
真想拋開官服印信,從此去掉世間煩惱。
邁開大步登上四明高頂,探蹤覓跡尋得二老。
我饒有離家遠游的意趣,就是要學他們的長生之道。
日日夜夜遙望海上三神山,只看到云水相接一片浩渺。
注釋
天臺:山名。在今浙江省天臺縣東北。西南接括蒼山、雁蕩山,西北接四明山、金華山。桐柏觀:即桐柏宮。觀:道教之廟宇。
信:任憑。
逗:停留。
緬尋:遠處探訪。緬,遙遠的樣子。
捫蘿:捫,攀援。蘿,女蘿,生長在山中的一種地衣類植物,常自樹梢懸垂,全體絲狀,呈淡黃綠色或灰白色。
輟棹:停船。棹,劃船工具。恣探討:盡情賞玩。
唳:鶴鳴聲。
信潮:潮水定時而起,故稱。
紛:盛多的樣子。
長生:生命永遠存在。
三山:古代傳說中的三座仙山。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孫佩君.孟浩然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29-32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
:
陳永正
微雨從西至。便有一番寒意。瓶中不逐眾芳殘,更誰能解,此日開無地。
含英忽值山河異。也費秋風淚。蒼然還顧平楚,茫茫心事終難恃。
微雨從西至。便有一番寒意。瓶中不逐衆芳殘,更誰能解,此日開無地。
含英忽值山河異。也費秋風淚。蒼然還顧平楚,茫茫心事終難恃。
:
宋太宗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知之修練但辛勤,苦志由來離六塵。
金鼎乍分紅燄火,月魂高鎖碧潭津。
:
歐大任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
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云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里,竹林何日一追攀。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
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雲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裡,竹林何日一追攀。
元代:
耶律楚材
乃祖開元柱石臣,云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
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乃祖開元柱石臣,雲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聖世春。
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元代:
胡奎
孫臏古名將,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將軍。
指麾輜車中,號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
孫臏古名將,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將軍。
指麾輜車中,號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
清代:
屈大均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射幹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