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峽譯文及注釋
譯文
巴水穿過巫山,巫山夾著青天。
巴水忽然像是到了盡頭,而青天依然夾在上面。
三個早晨行在黃牛峽,三個晚上還在黃牛峽打轉。
這樣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黃牛峽。怎能不使人愁得兩鬢斑斑?
注釋
三峽:指長江之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巫山:在今重慶巫山縣南,山勢高峻,景色秀美,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
巴水:指長江三峽的流水。重慶東面長江水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巴江”。傳說巴子國由此得名。古渝、涪、忠、萬等州均屬巴國地,故此段長江常稱巴水。
黃牛:指黃牛山,又稱黃牛峽,在今湖北宜昌西北。《水經注·江水》:“江水又東,徑黃牛山,下有灘,名曰‘黃牛灘’。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既人跡所絕,莫得究焉。此巖既高,加以江湍紆回,雖途徑信宿,猶望見此物。故行者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言水路紆深,回望如一矣。”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0-811 .
2、裴 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 :261-263 .
上三峽創作背景
此詩是李白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流放夜郎途徑三峽時創作的。當時李白59歲。他58歲時從九江到宜昌逆流而上,走了快一年,接著便進入三峽。三峽是長江最為險峻、最難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更慢,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經告別回南昌了,因此就更加孤獨,情緒更壞。
參考資料:
1、裴 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 :261-263 .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