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鹿門山懷古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晨懷著興致出門來,小船渡過漢江繞峴山。
沙洲的水鳥近看才可識別,水邊的樹木遠望不能分辨。
船行款款來到鹿門山,陽光明亮使山嵐淺淡。
巖石間的潭水曲曲彎彎,行船到此每每迂回繞轉。
聽說龐德公曾到這里,入山采藥一去未回還。
山澗中適宜生長靈芝白術,石床上滋滿了厚厚的苔蘚。
深深感念這位襄陽老人,系住纜繩舉足向上登攀。
隱居的遺跡至今猶可尋覓,超俗的風格已經遠離人間。
相伴的白云不知何時飄去,栽下的丹桂空自妖嬌美艷。
尋跡懷古興味猶未盡,劃船歸來夕陽落西山。
注釋
鹿門山:在今湖北省襄陽市東南?!肚逡唤y志·湖北·襄陽府》:“鹿門山,在襄陽縣東南三十里?!断尻栍洝罚骸归T山,舊名蘇嶺山,建武中,襄陽侯習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夾神道口,俗因謂之鹿門廟,遂以廟名山也?!钡牵骸度圃姟沸#骸耙蛔黝}?!庇衷疲骸邦}下一有懷古二字。”
江峴:江邊小山?!堵曨悺罚骸皪s,山嶺小高也。”此處小山指襄陽縣內之峴山?!对涂たh志·山南道·襄州》:“峴山,在(襄陽)縣東南九里,東臨漢水,古今大路?!?/p>
方:《全唐詩》校:“一作初,又作相。”
浦:水邊。遙:《全唐詩》校:“一作遠。”
至:《全唐詩》校:“一作到。”
翠微:青蔥的山氣。
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川渚屢徑復,乘流玩回轉?!?/p>
金澗:指風景秀美的山澗。餌:《全唐詩》校:“一作養。”按,對照下句,以作“養”為是。芝術(zhú):靈芝(一種菌類植物)、白術(草名,根莖可入藥)。
紛:盛多。耆舊:年老的朋友,也指年高望重者,此指龐德公。
攬:宋本作“纜”,是。結纜:系纜,指停船。攀踐:指登山。
丹桂:桂樹的一種,皮赤色。偃蹇:此處解作妖嬈美好的樣子。
探討:尋幽探勝。
艇:《全唐詩》校:“一作艫?!敝复?。
登鹿門山懷古鑒賞
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
漸至鹿門山,山明翠微淺。
紛吾感耆舊,結攬事攀踐。
白云何時去,丹桂空偃蹇。
《登鹿門山》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選入《全唐詩》的第一五九卷第三十五首。此詩先寫清晨乘船赴鹿門山沿途所見的景物,“沙禽”、“浦樹”二句的描寫,正是清晨景物特色,可見詩人游覽之“興”甚濃;繼寫登山探訪隱士遺蹤,見隱士遺跡尚存,但隱士的高風亮節已相去邈遠,便無限感慨,抒發了深沉的懷古幽情;最后寫“回艇”,留下無限眷戀,表達了作者對古代高士的仰慕之情。
孟浩然簡介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