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三十首·二十
論詩三十首·二十。金朝。元好問。 謝客風容映古今,發(fā)源誰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
[金朝]:元好問
謝客風容映古今,發(fā)源誰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
謝客風容映古今,發(fā)源誰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
這首詩是論及柳宗元與謝靈運,主要是論柳宗元,是說柳近似于謝。謝靈運是第一個大力寫山水詩的詩人,他政治失意,縱情山水,肆意遨游,在山水中尋求慰藉,與當時“淡乎寡味”的玄言詩相比,后人認為謝靈運的詩歌自然清新,有高古之風。元好問推崇謝靈運,認為柳宗元詩歌淡泊古雅,深得謝靈運之遺音。前兩句在一起是說,謝靈運詩的風神容態(tài),照映古今,后世詩人,誰能像柳宗元一樣有謝客風容,并深有所得呢?后兩句是說柳宗元的詩淡泊簡古,如清廟之瑟,朱弦一拂,唱嘆余音宛在,此冷寂神境,以暗喻道出,恰是如同當年謝靈運寂寞心境的寫照。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鄉(xiāng)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549篇) 〕
宋代:
陳造
君如綠耳抹流沙,躞蹀追風不待撾。
綴葺曾童楚山竹,燕游行插曲江花。
君如綠耳抹流沙,躞蹀追風不待撾。
綴葺曾童楚山竹,燕遊行插曲江花。
元代:
項炯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
步兵阮籍唯耽酒,隱士龐公不入州。敢饜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
步兵阮籍唯耽酒,隱士龐公不入州。敢饜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明代:
王恭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
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
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宋代:
王十朋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躋。雪深封佛壟,云暗鎖桃溪。
流水無還有,亂山高復低。欲尋劉阮洞,歸路恐成迷。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躋。雪深封佛壟,雲暗鎖桃溪。
流水無還有,亂山高複低。欲尋劉阮洞,歸路恐成迷。
宋代:
趙希逢
學行何必過邯鄲,匍匐歸來指謾彈。
萬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險於灘。
學行何必過邯鄲,匍匐歸來指謾彈。
萬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險於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