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樂
敦煌樂。明代。楊慎。 角聲吹徹梅花,胡云遙接秦霞。白雁西風紫塞,皂雕落日黃沙。漢使牧羊旌節,閼氐上馬琵琶。夢里身回云闕,覺來淚滿天涯。
[明代]:楊慎
角聲吹徹梅花,胡云遙接秦霞。
白雁西風紫塞,皂雕落日黃沙。
漢使牧羊旌節,閼氐上馬琵琶。
夢里身回云闕,覺來淚滿天涯。
角聲吹徹梅花,胡雲遙接秦霞。
白雁西風紫塞,皂雕落日黃沙。
漢使牧羊旌節,閼氐上馬琵琶。
夢裡身回雲闕,覺來淚滿天涯。
譯文
邊塞的號角吹奏著《梅花三弄》,胡地的云彩連接著秦地的晚霞。
北方邊塞西風烈烈,大雁高飛,黃昏時節,黃沙漫天,皂雕盤旋飛翔。
漢使蘇武拄著大漢使節的旌節在牧羊,王昭君在馬背上彈奏著一曲曲琵琶。
想來他們在夢中應該回到了漢家宮殿,只怕是醒來后只能淚灑天涯。
注釋
紫塞:北方邊塞。
皂雕:亦作“皂鵰”。亦作“皁雕”。亦作“皁鵰”。一種黑色大型猛禽。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以為憑信。
閼氐:這里指王昭君。
唐代·楊慎的簡介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后,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范圍頗廣。著作達百余種。后人輯為《升庵集》。
...〔
? 楊慎的詩(947篇) 〕
明代:
梁之屏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
九轉鼎留經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云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
何處尋真覓島洲,崆峒景物似羅浮。霞流玉乳巖多麗,風捲晴嵐石更幽。
九轉鼎留經歲月,三花樹老度春秋。片雲屯蓋祥光映,列宿遙臨瑞氣收。
:
弘歷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鉤伐遠揚。常在豳風圖畫里,那能辛苦忘農桑。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鈎伐遠揚。常在豳風圖畫裡,那能辛苦忘農桑。
:
黃松鶴
空谷人來續舊游,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
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顏色,十笏云山眼底收。
空谷人來續舊遊,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
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顔色,十笏雲山眼底收。
明代:
吳璉
兒孫生計薄,辟地種杉松。伐樹深勞念,誅茅亦費工。
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蹤。直待成梁棟,時方記老翁。
兒孫生計薄,辟地種杉松。伐樹深勞念,誅茅亦費工。
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蹤。直待成梁棟,時方記老翁。